《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

ID:26898272

大小:514.51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8-11-29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_第1页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_第2页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_第3页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_第4页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篇范畴1第二章目录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第二节高利贷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第四节信用的形式第五节股份公司2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3一、什么是信用信用的英文单词credit一词源自于拉丁语credere,意为相信、信任。信用的含义广泛而深刻,广义上讲,它包括精神道德层面,也包括物质经济层面。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道德范畴:诚实守信,遵守诺言。经济范畴:借贷、债务。4信用是在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基础上产生的,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一般至少涉及如下两方关系人:债权人(授信人/投资人)债务人(受信人/筹资人)信用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2、两种形式存在的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5信用的产生与产权制度有很密切的联系,从逻辑上讲,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信用)存在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信用遍及生活的每个角落-许多人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6信用(credit)从经济学层面看,是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础上,通过契约方式向受信人放贷,要求其在约定时间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经济行为,体现了一定的债权和债务关系。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7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二、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维系市场交易的基本链条。无论是商品交换、劳务交换;还是信息、服务交换,其交

3、换的完成或实现,都存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差距,这个过程要靠一定的信用机制来保障,否则,交换就无法稳健地进行。8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二)信用秩序能够实现交易成本的最低化,信用交易是最具效率的交易方式。因为,信用交易的成本由双方自己维持,他们必然谋求效率的最高和成本的最低。(三)道德的规范和法律的治理这种制约机制是信用赖以生存的根基和条件。在不断扩大的经济关系中,当人情式的特殊信用难以满足人们多种利益所需的新交换及复杂交换时,人们就选择了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各种信用关系。9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

4、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辛劳。”——恩格斯10第二节高利贷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11一、高利贷的特点利率极高,几乎没有什么限制。“高利贷者除了货币需要者的负担能力或抵抗能力外,再也不知道别的限制。”—马克思高利贷一般很少用于发展生产第二节高利贷12二、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高利贷无法保证资本的经营回报,严重阻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展开了反对高利贷的斗争法律手段:政府立法限制利率经济手段:借贷资本和借贷资本

5、家第二节高利贷13当前在工业化国家,虽然高利贷已经丧失了垄断地位,但是在经济生活中并未彻底消失。第二节高利贷14三、中国的高利贷问题(一)旧中国的高利贷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城乡,高利贷是广泛存在的。土地改革后,提出了借贷自由,利息双方自议,政府不加干涉的政策。同时,在农村广泛发展信用合作组织,努力使农民摆脱高利贷的压榨。第二节高利贷15(二)当前的“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含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一所有非环绕国有金融机构的借贷形式狭义民间自发产生的借贷组织形式无定型组织形式但严格遵循借贷准则经济行为第二节高利贷16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问题的关键是看其利率水平是否超出现代信用

6、关系中的利率水平,但对于多高的利率可归为高利贷一直是争论的焦点。2005年联合国发起小额贷款年,高利贷进一步得到承认。当前我国政府对高利贷的态度也更为宽松第二节高利贷17第二节高利贷18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19一、信用经济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crediteconomy)是货币经济的一种形式,是以信用为纽带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其主要经济交往方式是建立在诚信原则基础上的信用交易。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20“信用经济”一词由德国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布鲁诺•喜尔布兰德提出,他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物物交换为主的自然经济时期、货币媒介交换的货币

7、经济时期和信用为媒介的信用经济时期。自然经济阶段货币经济阶段信用经济阶段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21二、赢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经济主体货币收支过程中的地位现代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着盈余或赤字单位,因此信用关系无处不在。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收入大于支出,即为赢余收入小于支出,即为赤字收入等于支出,即为均衡22三、信用关系中的单位/主体(一)信用关系中的个人个人是指有任何货币收入的人,笼统地说,个人的货币支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