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奎文区产业强建设

潍坊奎文区产业强建设

ID:26903066

大小:448.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1-29

潍坊奎文区产业强建设_第1页
潍坊奎文区产业强建设_第2页
潍坊奎文区产业强建设_第3页
潍坊奎文区产业强建设_第4页
潍坊奎文区产业强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潍坊奎文区产业强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潍坊市奎文区产业强市建设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奎文区产业强市建设专项委员会2017年8月目录第一篇五年规划(2017-2021年)一、指导思想1二、发展原则1三、发展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3四、实施路径6(一)聚焦“四新”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6(二)推动产业布局迈向中高端7(三)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11(四)推动产业组织迈向中高端14(五)推动产品质量迈向中高端17(六)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18(七)推动产业载体高效集约发展19第二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一、发展目标22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4三、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26四、推动生产

2、性服务业跨越发展28五、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繁荣发展31六、实施重大载体工程建设33第三篇2017年度工作任务一、产业承载园区建设计划50二、产业承载项目建设计划52第四篇完善保障机制一、组织领导机制58二、产业招商机制58三、产业投融资机制59四、政策激励机制59五、人才支撑机制60六、产业生态优化机制61七、问题协调机制61八、运行分析机制62九、督导通报机制63为贯彻落实潍坊市“四个城市”战略部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着力打造“产业强市”。结合奎文区实际,制定产业强市

3、建设五年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2017年度工作任务。第一篇五年规划(2017-2021年)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走在前列、起好带头作用”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产业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着力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更加突出中心城区与产业融合发展,更加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新技术、新产业

4、、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努力建设现代化中央活力区,着力将我区打造成为半岛地区重要金融产业聚集区及高端商务区。二、发展原则(一)产业智慧化。-63-产业智慧化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以云计算中心、云制造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为支撑,将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精密传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集成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研产供销全过程,加快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智慧手段提供服务、再造工业生产管理流程,实现智慧化生产、智慧化管理、智慧化交易、智慧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

5、水平。(二)智慧产业化。智慧产业化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集中精干力量,促进“内脑”和“外脑”相结合,深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以知识和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促进信息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同步,畅通信息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渠道,形成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的现代产业发展形态。(三)跨界融合化。跨界融合化是适应新常态,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着重打通产业及行业各环节间跨界融合障碍,落实“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方案,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军用领域与民用领域、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动融合。实施“互

6、联网+”工程,加快发展分享经济、平台经济,引导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各产业、各环节由单兵突进式发展向相互渗透融合式发展转变,形成产业发展的叠加效用、聚合效用、倍增效应。(四)品牌高端化。-63-品牌高端化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重点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行国际标准、国际认证,以品牌为引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产品品种、品质、品牌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壮大品牌数量、优化品牌结构、提升品牌国际化水平,推动我区制造走向精品、服务走向优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行业、企业、产品品牌。三、发展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按

7、照国内外评价产业发展水平的一般标准设定发展目标和评价指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迈向规模大、结构优、效益好、创新力强。(一)产业规模壮大。到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年均增速与全市平均持平,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在全省中心城区排名实现较大提升;培育壮大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等3个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二)产业结构优化。到2021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日趋合理,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全省领先位次,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番,形成以现代服

8、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三)质量效益提升。-63-到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