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

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

ID:2691045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  _第1页
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  _第2页
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  _第3页
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  _第4页
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  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建议〔关键词〕安全合理;喹诺酮类药物;耐药  近些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抗菌药物的研究也得到飞速发展。在众多抗菌药中,有一类药物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拥有越来越广的抗菌谱,越来越强的抗菌活性,更重要的是不同病原微生物目前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仍很低,医药界人士甚至正在发掘其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因此,该类药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它就是喹诺酮类药物〔1,2〕。众所周知,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一系列的不良反应〔3,4〕,如胃肠道反应、光毒性、过敏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肝肾功损害及软骨损伤等。如果不能正确合理使用,将会大大降低其药效,影响临

2、床应用,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害。为此,我们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针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从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注意联合用药和饮食对不同喹诺酮类药物吸收的影响〔5〕  见表1。  表1同服的食物及药物对喹诺酮类药物吸收的影响(略)  注:↓↓↓↓:严重抑制;↓↓↓:中等抑制;↓↓:轻度抑制;↓:轻微抑制;?:无报道  从表1可以看出,含钙的抗酸药、奶制品和食物对各类喹诺酮药物的吸收有轻微抑制甚至无影响,而含铝、镁的抗酸药物、硫酸铁、硫糖等对其(除氧氟沙星外)吸收有较大抑制作用。因此建议: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时最好饭后服用,既不影响吸收又可减轻

3、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可与奶制品、含钙抗酸药物同服;但尽可能避免与硫酸铁、硫糖、及含铝、镁的抗酸药物联合使用。此外,表1又显示,上述各因素对氧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无影响,从而口服和静脉注射等效,这是其它喹诺酮类药物没有的特性。  2根据药物代谢及排泄对肝功能、肾功能的影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吸收后,通过肝中的葡萄糖苷酸化P450酶系统氧化代谢,随后通过肾排泄,通过肝代谢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司帕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和莫西沙星,因此,在有肝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应监测这些药的血浆浓度。相比而言,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盐酸加替

4、沙星,其尿消除率较高(>70%)。故建议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有必要时进行剂量调整,比如采用低剂量或选用毒性小的同类药物。  3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及疗程,减轻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所有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有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腹内不适等症状,发生率为2%~11%。但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差异,大量文献显示〔6〕,特别是在高剂量下,某些新氟喹诺酮类药物比早期的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常见,如400mg格帕沙星1次/d与环丙沙星500mg1次/d比较的双盲结果显示,患者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22%和13%,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

5、学意义,而且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所以使用该类药物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  4考虑个体因素,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头痛、眩晕、疲倦、失眠、视觉异常和噩梦,严重的神经毒性(精神病反应、幻觉、忧郁症和痉挛)很少(0.5%)。中枢神经刺激作用亦呈剂量依赖性,这已通过对诺氟沙星和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所显示。近来的研究发现,性别和年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影响,女性远远高于男性〔7〕,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发生率较高。而进餐后和睡觉前服药可明显降低眩晕和头痛的发生率。  5避免与某些心血管系统药物联合使用,降低对心脏的毒

6、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有引起低血压和休克的报道〔8〕。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喹诺酮类药物有直接改变心脏节律的潜力,且其发生率与剂量有一定的依赖性关系。因此临床上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尽量避免与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如洋地黄、或其它已知可延长QTC间期及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如普萘洛尔联合使用,最大可能降低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6减少机体在阳光下暴晒时间,降低皮肤反应和光毒性  据有关文献报道〔9〕,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能产生光毒性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脱屑、蜕皮和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水疱,一般停药几周后可以恢复,但个别患者长期使用有导致皮肤癌的报道。研究证明该反应具有剂量依赖

7、性,与患者年龄无关。临床上虽然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不高,光毒性较强的洛美沙星和司帕沙星的平均光毒性发生率分别仅为10%和7.9%。然而囊性纤维化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发生率相当高,可能是药物代谢异常延长了药物作用的时间,进而增加了光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光毒性的原因与阳光对人体的过度照射及机体自身的敏感性有关,建议在使用该药时减少户外活动,不宜长时间在日光下暴露皮肤,以免引起光敏反应。目前有一种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已经证明无潜在的光敏毒性,因此敏感体质人群也可以考虑使用加替沙星或其他光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