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实例分析

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实例分析

ID:2691264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实例分析  _第1页
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实例分析  _第2页
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实例分析  _第3页
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实例分析  _第4页
资源描述:

《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实例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实例分析罗霄山,王沛坚,洪笃云,彭奋飞,余丽,许家骝【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以减少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根据现阶段临床药学工作中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中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当、不合理联用、滥用激素及退热剂、选药不当等。结论:全面提高用药的合理水平,需要医生、药师、患者等多方面协作努力。【关键词】药物;配伍;禁忌;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随着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新药蜂拥而出,目前全球处

2、方药已超过万种,因此,临床医生已很难在对病人复杂的病症进行鉴别诊断、制定诊疗方案之余掌握每种药物的用药信息。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对日常工作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整理,并通过典型的实例对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剖析,以期能为广大的医师及同行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处方中常见不合理用药类型  对文献及临床药学处方点评工作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处方中常见不合理用药类型(见表1)。发现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包括用

3、法用量不当、不合理联用、滥用激素及退热剂、选药不当(孕妇、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选药)等。  表1门诊处方中常见不合理用药类型(略)  2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患者,男,35岁。临床诊断:(1)2型糖尿病;(2)高血压。  Rp:(1)消渴丸6g,po,tid;(2)格列本脲片2.5mg,po,tid;(3)吡格列酮片15mg,po,qd;(4)厄贝沙坦胶囊150mg,po,qd。    分析:该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不了解中药复方制剂的组成而导致重复用药。消渴丸每10丸(2.5g)含格列本脲2.5mg,患者每次服用6g消渴丸和2.5

4、mg格列本脲,相当于每次服用格列本脲8.5mg,每天累计总量为25.5mg。格列本脲每日常用量为5~10mg,极量不超过15mg。现患者每日用量为25.5mg,极易诱发低血糖、癫痫发作、脑血管意外及偏瘫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有致死的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已明确指出〔6〕:服用消渴丸时禁止加服磺酰脲类药物。磺酰脲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格列本脲口服吸收好,蛋白结合率高,可达95%,t1/2为10h,作用可持续时间为24h,在肝肾功能不全、年老、体弱者,若剂量偏大,则更易引起严重低血糖,甚至死亡。此外,吡格列酮为胰

5、岛素增敏剂,可增加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格列本脲则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两药合用有协同降血糖的效果。因此,大剂量的格列本脲与吡格列酮联用更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建议:避免同时应用消渴丸与格列本脲或其他磺酰脲类降糖药物。  3讨论    杜绝不合理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不单是临床医师的责任,还应包括药师与患者的共同努力。(1)医师方面:①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在诊断方面。诊断对用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应的诊断决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及药物的选择。②加强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药物基本知识的学习,不断学习新的药物知识,关注不良反

6、应报道等药物最新资讯,增强合理用药的意识;③掌握复方制剂尤其是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复方制剂的组成,避免由于对组成不了解而造成不合理用药。(2)药师方面:①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增加判断能力,当前药师临床知识匮乏是制约我国临床药学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②深入临床,参与临床诊断及用药方案的制定,使临床药师真正融合到临床当中。(3)患者因素:应有较好的依从性;不要盲目相信进口药品、贵重药品或新药物,这也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