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源性腹痛误诊11例分析

腰源性腹痛误诊11例分析

ID:26915428

大小:6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腰源性腹痛误诊11例分析_第1页
腰源性腹痛误诊11例分析_第2页
腰源性腹痛误诊11例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腰源性腹痛误诊11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腰源性腹痛误诊11例分析张志强(平湖独山港镇黄姑卫生院浙江平湖314208)【摘要】目的探讨腰部骨与软组织疾病误诊为腹腔脏器疾病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1例腰部骨与软组织疾病误诊为腹腔脏器疾病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经过9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4例患者痊愈,7例明显好转。结论对于有腹痛症状但临床体征不明显者必须认真、仔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选择性的特殊检查,以免误诊漏诊。【关键词】腹痛误诊骨与软组织疾病【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160-02腹痛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是有腹腔脏器疾病所引起的,也是

2、诊断过程中首先考虑的病因。但许多腹痛在临床上往往无明显的腹腔脏器病变表现,患者难以指出腹痛的确切部位,无与腹痛程度相对应的腹部体征,经与疑诊的腹部、泌尿系、妇科等检查无明显典型阳性结果发现,或经相应治疗无效,难以用腹部或泌尿系等疾病解释的腹痛,就应详细的询问病史,并仔细的进行腰背部检查,若发现有敏感、固定压痛点,或胸腰椎X线、CT、核磁共振等检查提示有阳性表现,经试验性治疗后腹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者,应考虑到腰源性腹痛的可能。木文对自2012年5月-2013年2月,因腹痛为主诉就诊的11例腰源性腹痛病例,进行回顾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患者11例,男4人,女7

3、人,年龄42-50岁2人,51-60岁5人,61岁以上4人。体型肥胖7人,体型中等4人。经反复询问病史,确定6人在2只内有腰部扭伤或外伤史,不确定4人,否认有外伤史1人。1.2临床表现11例中,3例以中下腹部可忍受的、无确切部位的隐痛并伴有腰餓部酸痛为主诉,3例为中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咳嗽、负重和久站后加重为主诉,5例为侧腹部钝痛伴奋腰背部和肋缘疼痛为主诉。全部病例均无发热及明显尿路刺激征,其中7例有不同程度的恶心、腹胀和便秘等症状。1.3体格检查本组病例7例腹部无明显的固定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4例有腹部重压痛伴轻度肌卫,全部病例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腰部均奋明确的

4、固定压痛点,压痛点在第1-4腰椎旁腰肌外侧缘4例,第1第2腰椎棘突处4例,第5腰椎棘突旁近骶髂关节处3例。1.4其他检查本组11例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偏高3例,尿常规检查白细胞阳性1例,B超检査提示卵巢囊肿1例,肾结石2例,胆囊结石3例,X线检查提示腰椎骨质增生的7例,骨质疏松的5例,第1或第2腰椎椎体压缩性改变3例,CT或MRI提示腰3-4、腰4-5椎间盘突出3例,椎管狭窄2例,黄韧带肥厚2例,其他相关检查均无阳性提示。1.5治疗及结果所有病例中,拟诊肠胃炎3例,拟诊肾结石2例,拟诊胆结石3例,拟诊肠痉挛2例,拟诊尿路感染1例,以腹腔脏器病

5、变基础上给予相应治疗,多次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予以进一步追问病史和腰、背部的体格检查及其他检查,以腰源性腹痛为诊断做对应的治疗,针对腰椎椎体压缩性改变病例予以硬板床平卧休息、腰围固定,药物外用内服等治疗,苏余病例针对不冋情况做了推拿、针灸、痛点封闭、神经阻滞及药物等治疗,全部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缓解好转。经过9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4例患者痊愈,明显好转7例。2.讨论2.1腹部神经分布冇脊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脊神经分布于腹壁及腹膜的壁层,来自于T6-L1的脊髓节段,内脏感觉神经分布于腹腔内器官和腹膜脏层。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和后支,后支穿过横突间隙向后走行,而前支向外

6、向前走行,其有交通支和交感神经联络,其中含冇支配内脏的纤维,当脊神经的前支或后支因腰部骨与软组织损伤引起脊髓感觉接受区的兴奋性提高,内脏神经和脊神经之间的感应性联系必然引起内脏的反射性疼痛。2.2对于腹腔脏器病变引起的腰背部放射痛人们早以熟知,比如胆囊炎可以引起右肩放射痛,胰腺炎可以引起腰背部疼痛等,腰部骨与软组织疾病所引起的腰源性腹痛,往往因医务人员的惯性思维而误诊漏诊。腰部骨与软组织损伤后,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疼痛和腰背肌痉挛、活动受限等,但中老年患者常常因骨质疏松、体形肥胖、韧带老化等原因,轻微的外力就可以造成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和腰部软组织的挫伤,并且有的患者对

7、于一次的轻微外伤不予足够的重视,错过最佳的就诊时机,或仅仅以腹痛为主诉来诊治。2.3腰源性腹痛临床表现各异,误诊率高,共同特点是除了腹痛,腰背部疼痛的症状表现轻微,故对于腹痛患者腹部症状体征不明显、实验室检查不典型者,均应考虑该病的可能,要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查体和腹部辅助检查,同吋注重腰背部和脊柱的体格检查,结合X线、CT等特殊检查,在排除腹部脏器疾患的情况下即可诊断腰源性腹痛。参考文献[1】黄家驷,吴阶平.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662-664.[2】周衍椒等.生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8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