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携号转网在电信重组后的实施效果分析

单向携号转网在电信重组后的实施效果分析

ID:26918900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单向携号转网在电信重组后的实施效果分析  _第1页
单向携号转网在电信重组后的实施效果分析  _第2页
单向携号转网在电信重组后的实施效果分析  _第3页
单向携号转网在电信重组后的实施效果分析  _第4页
单向携号转网在电信重组后的实施效果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向携号转网在电信重组后的实施效果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向携号转网在电信重组后的实施效果分析[摘要]单向携号转网作为非对称规制政策之一,在电信重组未能改变失衡格局的情况下被寄予厚望。本文在分析单项携号转网对三大运营商的可能影响基础上,探讨了单向携号转网实施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中国电信市场应实行双向携号转网政策。    [关键词]单向携号转网非对称规制有效竞争    一、问题提出    2008年海南移动用户码号携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中国电信运营商之间携号转网的开始。此次试“号码携带”是非对称的“单向携带”,即只允许新移动的2G用户转向新电信和新联通的网络,反之

2、则不可以。从目前来看,“五合三”的电信重组并没有明显改变中国电信市场失衡格局,尚不足以动摇新移动的客户基础。为均衡各运营商间的竞争实力,非对称性规制政策成为重组后的首选,而单向携号转网就是电信非对称性规制政策之一。    二、单向携号转网及其作用    首先,改善失衡格局,促进有效竞争。目前,新移动约占移动用户份额的70%,新联通占22.3%,新电信约占7.7%。新移动一家独大且高端用户主要掌握在其手中。实施单向携号转网后,有利于推动有效、平等竞争。  其次,提高消费者福利。实施单向携号转网在早期虽一定程度上限

3、制了用户自由选择权,但用户可从运营商的业务创新及电信产品和服务竞争中获益。  第三,激励创新,提升竞争力。单向携号转网会使主导运营商失去部分优势,进而改善竞争不足现状。运营商的网络、资费、服务等将会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各运营商会加快技术、业务、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出新业务,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单向携号转网对三大运营商的可能影响分析    若单向携号转网政策付诸实施,对三大运营商将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1.市场占有率和收入增长率等指标将会下降。特别是在非对称性规制

4、实施的前六个月,可能会出现用户大量离网,进而使其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点可以从韩国2004年实施单向携号转网政策中得到验证。  2.营销费用激增。单向携号转网会导致部分用户流失,为此必须出台更有效的营销措施,如电话回访、派发礼物等,这些都将增加营销成本。韩国在2004年实施单向携号转网,为降低用户离网率,运营商付出更多成本以提高服务能力,这导致营销费用激增。  3.品牌优势弱化。绝大部分用户很容易分清手机号码是属于哪个运营商,新移动的品牌优势比较明显。若实施单向携号转网,人们从号码上再也无法识别该用户使用的是哪

5、一个网络,新移动打造的品牌优势将会逐渐消失。  而对于新联通和新电信而言,实施单向携号转网,则是利大于弊。尽管同样会面临运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等问题,但是联通和电信可以利用单向非对称性规制期间的机会,缩小与新移动之间的差距。  1.扩大市场份额。相对于新移动,新联通和新电信拥有广泛的固网和宽带用户基础,如实行单向携号转网,在政策实施期间,新联通和新电信预期能够利用其在固网和宽带方面的优势,扩大新增用户市场份额,吸引部分中高端用户,并利用这些用户往往具有一定的联动效应,带动一部分人同时携号转网,拉近与新中国移

6、动在移动通信业务方面的差距。  2.淡化品牌劣势。目前新联通和新电信在国内的影响力还处于相对较弱的局面,中低端用户是其主要的用户群。联通和电信可以说就是中低端用户的代名词,以至于有些用户不愿意使用其网络,这些将在携号转网后发生改变。一旦实施携号转网,用户是无法识别号码属于哪个运营商,弱势品牌联通和电信可利用此机会争取更多用户资源,淡化自身品牌劣势。四、单向携号转网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1.主导运营商的应对措施。  单向携号转网是实现市场均衡的利器,但真正实施单向携号转网后,或在正式实施前,主导运营商不会放任

7、用户转网至竞争对手处,必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单向携号转网对用户最大的吸引力是资费和服务,如果新移动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并降低话费,必然会使单向携号转网政策部分失效。  2.TD用户的定义。  目前TD用户不能携号转网。新移动正在推进2G和TD混合组网,原来移动的2G用户,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只要买一部TD手机,就可变成TD用户。而如何定义TD用户是一个难题。如只是157和188号段的用户算TD用户,那么TD用户的数量就很少,如此新移动难以接受。如只要使用TD网络的语音和数据服务的用户,都定义为TD用户,那这些

8、都属不可转网之列。另外,如用户购买移动的TD上网卡,与自己的手机号码捆绑,那么这部分用户如何定义,也存在争论。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单向携号转网的实施效果。  3.排他性业务的限制。  移动业务存在排他性。网内和网外业务资费价格差别很大,有的网内资费比网外资费便宜近50%。另外其他业务也存在一定的排他性,例如亲情号码,只能选取网内用户,这些业务设计给用户转网增加了携出壁垒。  4.配套规制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