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导师——孔子

人生的导师——孔子

ID:26921112

大小:74.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30

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1页
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2页
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3页
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4页
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生的导师——孔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生的导师——孔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一生求学进取、追求人生之道的历程。2.学习孔子不舍恒心的精神品质。3.了解介绍人物时既要抓住主要特征,又要融入作者情感的写法。【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孔子生平。2.积累孔子的名言,学习孔子不舍恒心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1.了解介绍人物时既要抓住主要特征,又要融入作者情感的写法。2.文章思想内容的感知。【教学方法】1.运用评点法,通过写及时感受理解孔子的人生魅力。2.通过讨论、总结,让学生了解介绍人物的写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当今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文化正被世界各国关注。在许

2、多国家兴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兴起了解中国文化的潮流。在国外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为什么这些传播中国文化的学院都以孔子命名呢?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呢?在今天的课文中我们将了解到一些知识,也许会找到答案。让我们学习复旦大学郜元宝先生的文章《人生的导师——孔子》。二、作者简介郜元宝,男,汉族,1966年生于安徽铜陵,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1992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史、鲁迅研究、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一)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3、同学讨论互助解决疑难,在句旁写出它的大概意思,并谈谈这些话对自己的启示。例:“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的意为“我年轻时地位卑贱,因此能够从事很多低下的劳作”。“恒惑德之未修,学之未讲”的意思是孔子经常为自己没有修养完美的德行、没有很好地进行讲学而感到困惑。(二)层次结构1.本文介绍了孔子的人生简历,请你为他写一个简明履历表。时间(年龄)主要经历公元前551年生于山东省曲阜县南3岁时丧父15岁—30岁学习、劳作(做过仓库出纳、牛倌)30岁—55岁从政(先后到鲁国、齐国做过几任小官,还一度任鲁司寇)55岁以后周游讲学,完成孔子学说公元前479年离开人世2.用第一段中的一句话概

4、括孔子一生的历程。明确:求学进取境界不断提高。3.说说哪些段落谈到了孔子对我们的人生指导。明确:文章的第3~6自然段。这一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第3、4自然段,点出孔子是人生的导师。第二层次为第5、6自然段,将孔子一生不舍恒心地追求精神与“人生导师”相结合,作简要的介绍。4.课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总结全文。5.小结本文是一篇文字纯朴、内涵丰富的介绍人物的文章。整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简述孔子生平,概括孔子的主要特征——“一生求学进取境界不断提高”。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这一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第3、4自然段,点出孔

5、子是人生的导师。第二层次为第5、6自然段,将孔子一生不舍恒心地追求精神与“人生导师”相结合,作简要的介绍。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全文。(三)把握课文内容1.通过对孔子的生平的了解,你认识到他具有怎样的精神?明确:好学,所以博闻多能;勤奋刻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乐观积极等。2.这样的孔子,你认为他能做人生的导师吗?为什么?结合课文谈一谈。明确:孔子的经历给我们启迪,孔子的言行可以做我们人生的向导。“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出身低贱,但是能专心做事,并积极乐观地做好,实现人生价值,成为让人尊敬的人。孔子敏而好学,一生求学进取境界不断提高,让我们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

6、。孔子把讲学和个人的修养看得同样重要,一部薄薄的《论语》,其中充满了他善良、智慧的教诲。这些大多是对人生的指导。不同于西方古代的圣哲,孔子主要是对具体人生做出切实指教。“孔子不是以单纯的学问教人,而是以全副的爱心教人。”“就像一个蔼蔼长者面对面和我们倾心而谈似的。”“这样的人,的确有资格做万世的师表。”四、总结课文以简练的语言,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生导师。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更加光辉绚丽。第二课时一、导入从课文中我们能了解孔子的生平,孔子在他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人生宝贵的财富。那么在这些思想的珍宝中,什

7、么才是孔子精神的实质呢?借助课文我们一起探讨。二、讨论研讨(一)讨论精神实质1.“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内容吗?明确:学道不倦——无论什么事,都做得非常之好。他特别好学,……所以博闻多能。诲人不厌——如:孔子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感到人不学无以成材,无以用世,所以他好为人师,诲人不倦。他说他“恒惑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把讲学和个人的修养看得同样重要。周游列国讲学;一生宣扬“仁”的学说;感到“吾道穷矣”,不知道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即使如此,他对学生,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