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的论文

《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的论文

ID:26939433

大小:7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30

《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的论文_第1页
《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的论文_第2页
《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的论文_第3页
《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的论文_第4页
《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的论文【摘要】古医书说的“六畜痫”是“搐流痫”的谐音,指痉挛等症状的痫病,不是六种病。“人病马不痫”应校勘为“人病马丕痫”。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痫等名,各是谐音:麻、扭、样、搐、蜷、急,即癫痫紧急发作的症状。【关键词】五十二病方六畜痫谐音趣难考证  1974年初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第146行残留的文字是“[人]病马不间(痫)者”。文物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五十二病方》确切地校勘“间”是“痫”的通假字。对此句,设注(后文称此为“原注”)如下:“此题后尚有‘人病□不痫’、‘人病羊不痫’、‘人病蛇不痫’三题,四种病名与《千金要方》卷五所载

2、六畜痫,即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痫相似。这一类疾病系以发作时患者所发声音及所呈状态命名,如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云:‘马痫,作马嘶鸣。’‘羊痫,作羊叫声。’‘牛痫,作牛叫声。’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三十四《癫狂痴呆论证》:‘马痫、牛痫……,此不过因其声之相似,遂立此名。’……所谓‘人病马不痫’,可能是不使马痫发作的意思。至于马痫的症状,见《千金要方》卷十四:‘马痫发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皆热,坐小时膏气脑热不和得之。’”《五十二病方》附录的马继兴、李学勤《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帛书〈五十二病方〉》一文也说:“本书有‘癫痫’和各种痫。.……痫有马痫、□痫、羊痫、蛇痫,都是根

3、据发病时所呈异常的体位姿态与某种动物相似而命名的。”[1]以后再无对此疑难问题作讨论的论著。笔者对此略呈管见,以求指正。应校为“人病马丕痫”首先需要研究此句中的“不”字。原注解释为“不使马痫发作”,应该说是不对的。因为“不使马痫发作”的话不能说成“马不痫”。全书对各种医方都是以某种病名开始的,没有“人不发作某病的”说法。只因为题目中有“马”、“羊”、“蛇”等字,容易被误解成是说这些动物的病,所以特地在这几个题目前面加个“人”字。结合先秦到汉朝时“不”字的使用情况考虑,它应该是“丕”的通假字。《说文》:“丕,大也。从一,不声。”段注:“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

4、之类。于六书为假借。”[2]《汉语大词典》[3]“不”义项之六:“通‘丕’,大。”引据《诗经·周颂·清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高亨注:“不,通丕,大也。”《逸周书·小开》:“呜呼,敬之哉!汝恭闻不命。”朱右曾校释:“不,读为丕,大也。”《管子·宙合》:“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宁矣,故名之曰不德。”郭沫若等集校引丁士涵云:“古字多以‘不’为‘丕’,此‘不’字当读为丕,‘丕’,大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不、丕、否”用63条例证来说明“不”、“丕”是无词汇意义的“助词”,其实完全是错误的,有27例都是“不”通“丕”,而意思为“大”,被误说成发声,详见拙文《〈经传释词〉“不”“丕”助词说辨

5、误》[4]。所以,“人病马不痫”实际应是“人病马丕痫”,即:人病马大痫,为“人大马痫病”的倒序:人患大病即痫病。《五十二病方》中再没有“不”字用为“丕”之通假的,这可能因为这4个医方是从别的医方资料汇集的,原资料中“不”字是“丕”的通假字。马痫等名称应是谐音原注所说的“这一类疾病系以发作时患者所发声音及所呈状态命名”,马继兴、李学勤文章也持相同的观点,这样的解释非常不合事理。让相声演员模仿马、牛、羊、猪、犬、鸡的鸣声,也要经过一定的练习,人得病决不可能自然地发出它们的鸣声。马、牛、羊、猪、犬,姿态没有什么区别,所谓金鸡独立倒是特殊姿态,但癫痫患者都是倒地的,人得病也不可能自然地呈动物的某种姿

6、态。当代辞书对此的解释亦不一致。《辞海》“癫痫”条的症状之一:“口吐泡沫,发出怪声,类似羊啼。”[5]《汉语大词典》:“癫痫:突然发作的暂时性大脑机能紊乱。俗称羊痫风或羊癫风。”又,“羊角风:见‘羊痫风’。”“羊痫风:癫痫的俗称。亦称‘羊癫风’、‘羊角风’。病发时,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声似羊鸣,故名。”既然“发出怪声,类似羊啼”是特殊的症状,却不以“羊鸣”称名,而以大不相同的“羊角”称名。《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癫痫”条没有“类似羊啼”这样的意思。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年出版,张鸣和、柴锡庆主编的《内科学》“癫痫”节,言临床表现:“抽搐期:病人突

7、然尖叫一声,意识丧失而跌倒。”病人突然尖叫一声,与羊鸣是大大不同的。完全可以肯定,宋代严用和《济生方》“马痫,作马嘶鸣。”“羊痫,作羊叫声。”“牛痫,作牛叫声。”这样的解释都是仅从字面作牵强的附会。事实是,应当从最初详细的症状叙述中来寻找破解疑难的线索。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说:“痫有五脏之痫,六畜之痫。或在四肢,或在腹内。”所谓“六畜痫”是:“马痫之为病,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灸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