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效果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效果观察

ID:26939853

大小:6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效果观察_第1页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效果观察_第2页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效果观察_第3页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效果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效果观吴敏(江苏南京市屮医院七病区210001)便秘是痔疮术后患者常见的问题。保持人便通畅。防止便秘在痔疮术后患者屮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在传统预防便秘的基础上,采用屮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一2011年9月收住我院痔疮便秘的患者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19〜55岁.住院时间7〜15天,平均9天。所有对象均参照《现代肛肠外科学》、《屮国人肠肛f病学》制定诊断标准一(1)每周排便≤2次;(2)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⑶排

2、便费时(>15min>;(4)排便后有残留感;(5>依赖药物或手法排便.排除器质性便秘。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构成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告知患者排便的正确方法,做好饮食健康指导。护理后3天未排便者。第4天给予缓泻剂(麻仁软胶囊O.lg早晚各1次口服,排便后停止用药)。(2)观察组除Y实施常规护理外,给予屮药穴位贴敷及耳穴压豆。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健康宣教。说明目的、意义及方法.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屮药穴位

3、贴敷:大黄15g、芒硝10g、厚朴12g、冰片6g、透骨草12g,混合研成细沫,以绿药膏调成膏状,将备好的药物如指盖人小放于无菌贴敷屮间,将无菌敷贴贴在神阕穴,屮脘,天枢,气海,大肠俞,小肠俞穴位上,进行穴位贴敷病人取坐位,充分暴露贴敷部位,并要求皮肤淸洁干爽,有皮肤病的部位不宜贴药。用淸水洗净皮肤,擦干后再敷,以免皮肤潮湿、糜烂、感染。将屮药准确地涂敷在所选的穴位上。轻轻按压使药物与穴位充分接触,再用胶布固定好。换药时观察药膏周围皮肤有无红肿、骚痒、溃疡。并应仔细询问患者活动情况及出汗情况,若为汗腺分泌旺盛,应及时更换药膏并清洁干燥皮肤,若为胶布过敏可考虑换用纸胶

4、布,若为药物过敏则应停止敷贴药膏。成人40民〜4h左右取下无菌敷贴。用温热水轻轻擦拭穴位保持皮肤清洁。术后一日开始,正常排便后3天停用。耳穴压豆取穴:大肠、直肠、交感。要求取穴正确,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耳部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血管钳将粘有磁珠的胶布(0.8cm×0.8cm)准确贴于耳穴,固定贴紧,用食指、拇指于耳前后捻压,手法由轻及重,按压片刻,以患者耳廓胀、痛、红、热为准,每两小时按压1次,每次每个穴位按压10次,两耳交替。若外耳冇明显炎症或病变,如冻疮、感染、溃疡及湿疹等,应暂停治疗;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肝肾功

5、能衰竭者慎用,更不宜用强刺激;孕妇3个月内禁用。在治疗期间,不用其他通便药物,可根据病情适当下床活动。7天后结束治疗。1.3疗效标准由病区护士长在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便情况.48小吋内排便为显效,72小吋内排便为有效,72小吋后排便为无效拉1同时比较两组排便情况。1.4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效果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20例,总奋效率71.1%;对照组显效2例,冇效5例.总冇效率15.6%。两组患者治

6、疗后排便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7、t;0.01>。2.2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情况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观察组方法促进排便情况优于对照组。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便情况比较(例)3讨论3.1痔疮术后患者便秘发生原因及其危害痔疮术后患者出血,水肿,疼痛等刺激内脏植物神经使肠蠕动受到抑制。患者人便通畅,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3.2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安全奋效本研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其作用机制为:通过经络影响所属脏腑,起到治疗和增强免疫等全身调理作用,既达到激发经气,疏导气血,调整阴阳的B的,同吋发挥药物和穴位的

8、双重作用,药物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现代科学实验也证实了穴位贴敷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①真皮90%是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通过动脉通道,角质转运和表皮深层转运被吸收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血循环。②水合作用。角质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穴位贴敷后局部形成一种密闭状态,引起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而使其紧密的结构变疏松,易于药物穿透晗。中医辨证.痔疮术后患者便秘的特点为热秘、气秘类型。故以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加味(冰片、透骨草)外敷神阙穴。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