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

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

ID:26940305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_第1页
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_第2页
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_第3页
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_第4页
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摘要:我国目前95%以上的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溉方法。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效果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保持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地面灌溉技术的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了影响地面灌溉效果的因素。根据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介绍了国内外各项改进地面灌溉效果的应用技术,并结合国内实际,探讨了有关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对现代地面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灌溉技术评价发展趋势1前言我国目前95%以上的灌溉面积仍采用不同形式的地面灌溉。传统的地面灌溉包括畦灌

2、、沟灌、格田淹灌和漫灌,由于田间灌溉工程设施不完善,土地不平整,灌溉管理粗放等问题,水的浪费相当严重。地面灌溉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的灌水技术,在发达国家也是主要的灌水方法。如美国,1997年地面灌溉面积仍占总灌溉面积的50.7  我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1)摘要:我国目前95%以上的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溉方法。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效果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保持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地面灌溉技术的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了影响地面灌溉效果的因素。根据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介绍了国内外各项改进

3、地面灌溉效果的应用技术,并结合国内实际,探讨了有关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对现代地面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灌溉技术评价发展趋势1前言我国目前95%以上的灌溉面积仍采用不同形式的地面灌溉。传统的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格田淹灌和漫灌,由于田间灌溉工程设施不完善,土地不平整,灌溉管理粗放等问题,水的浪费相当严重。地面灌溉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的灌水技术,在发达国家也是主要的灌水方法。如美国,1997年地面灌溉面积仍占总灌溉面积的50.7%[1]。随着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发展,大型农业机具的使用以及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面灌

4、溉在灌溉均匀度和灌溉效率两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计算机技术在地面灌溉管理和设计中的应用,为改进地面灌溉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同时一些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如波涌灌溉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和田间闸管系统等,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益[2,3]。长期以来,对地面灌溉存有一种偏见,甚至将地面灌溉等同于大水漫灌。因此,对改进地面灌水技术给予高度重视,研究推广先进的地面灌溉方法,显得格外重要。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突出,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地面灌溉方法的灌水质量正成为当今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五”期间“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列入国家

5、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水科院承担的“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专题对波涌灌溉技术和水平畦田灌溉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4];结合“948”项目,中国水科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生产了田间柔性闸管,并对闸管灌溉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中国水科院与欧盟开展的合作项目“华北平原农业持续发展水土资源管理研究”及“黄河流域节水策略研究”对改进地面灌水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5];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承担科技部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示范工程项目(新疆)中的“改进地面灌溉新技术集成”研究,对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田间闸管灌溉技术和高效沟灌技术进

6、行了研究[6]。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总结了国内外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各项措施,探讨了现代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2我国地面灌溉现状评价近几十年来地面灌溉技术已得到较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就是建立了地面灌溉的田间评价方法。通过对地面灌水全过程内的不同阶段进行量化观测,了解和分析现有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影响地面灌溉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改进地面灌溉系统的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地面灌溉的田间评价方法已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2,7]。2.1田间灌溉效果地面灌水技术在旱作地区大多采用畦灌和沟灌的形式,在西北、华北地区,采用传

7、统的大畦、长畦地面灌溉方式还相当普遍,管理粗放,沟渠规格不合理,田间水的浪费十分严重。如豫东平原井灌区的畦田,畦长小于50m的只占9.1%,超过100m的占45%,平均为100m;畦宽小于4m的只占14%,大于6m的占34%,平均为6m。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0.5~0.7左右。西北不少地区仍沿用大畦大水漫灌的旧习,水的浪费更为严重。沟灌适用于宽行距中耕作物,如棉花、玉米等。目前我国各地灌水沟长度在砂壤土时为30~50m,粘土时为50~100m。入沟流量一般为0.5~1.5l/s,沟距50~80cm,应土壤质地而异。因此,沟灌使地面灌溉中较好的一种方

8、法,能控制较小的灌水定额,沟灌一般比畦灌省水30%左右。目前在井灌区,还采用细流沟灌,一般每条沟流量控制在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