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干细胞研究回顾

肿瘤干细胞研究回顾

ID:26941712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肿瘤干细胞研究回顾_第1页
肿瘤干细胞研究回顾_第2页
肿瘤干细胞研究回顾_第3页
肿瘤干细胞研究回顾_第4页
资源描述:

《肿瘤干细胞研究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肿瘤干细胞研宄回顾杨鸣1邓明明1霞晓燕21.泸州医学院646000;2.绵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绵阳【中图分类号】R3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426-01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许多诊治各类恶性肿瘤的的手段,但是肺癌、肝癌、胃癌及乳腺癌等肿瘤仍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死亡率极高的常见疾病,至今人们都是“谈癌色变”。目前我国医疗水平仍较低,各地区医疗资源不均衡、全民健康体检未实现普及,加之人民群众健康意识薄弱,许多分恶性肿瘤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实际上处于疾病的中晚期,即使进行外科手术,术后再结合放疗、化疗,患者的愈后均

2、不佳,远期疗效仍极差,我们在临床上常常发现很多实施了外科手术的病人术后出现癌肿复发或远处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由此看来如何能能够让恶性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其生存质量,一方面需要岡家投入大量资金定期进行全民健康体检,幵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提高人民健康知识水平,让人们在出现恶性肿瘤早期报警症状就到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另一方面需要医学工作者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发现各类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近20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已经得到医学界普遍的公认,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各种肿瘤组织中均存在肿瘤干细胞(Cancers

3、temcell,CSC),这类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少量细胞亚群具有无限自我更新和高度增殖能力以及多种分化潜能,能产生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使肿瘤在体内不断扩大或转移形成新的肿瘤[1-2],且对放化疗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目前医学研究者先后从乳腺癌、脑胶质瘤、前列腺癌、肺癌、黑色素瘤、肝癌、卵巢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等肿瘤中成功分离出了肿瘤干细胞。医学界曾经一度认为肿瘤生长是所有肿瘤细胞增殖的结果,但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已经颠覆了医学界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认识,肿瘤干细胞学说如人体干细胞技术一样成为当今岡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1肿瘤干细胞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肿瘤干细胞理论提出较早,白

4、血病干细胞是最早分离出的CSC,20世纪70年代Hamburger等学者首先提出了CSC的概念,因其在研究发现白血病患者的大量的肿瘤细胞中仅奋极少量的肿瘤细胞能够在体内进一步增殖,异体移植后可形成肿瘤细胞集落[3]。20世纪80年代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后证实了该理论,1994年Dick等首次把分离获得的人急性髓白血病肿瘤干细胞(CD34+CD38-细胞)移植入非肥胖糖尿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体内,发现小鼠体内形成了白血病移植瘤细胞群,从而证明了CSC的客观存在[4】。此后医学研究者提出了实体肿瘤干细胞存在的可能性,并于2003年从人

5、原发性乳腺癌和乳腺癌转移性胸水中分离出CD44+CD24-/IOW乳腺干细胞,证明实体肿瘤中存在CSC,医学研究者先后从脑胶质瘤、前列腺癌、肺癌、黑色素瘤、肝癌、卵巢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等肿瘤中分离出CSC。2肿瘤干细胞的分选鉴定正确认识CSC的生物学特性和从肿瘤组织中分选鉴定CSCs对研究肿瘤形成生物学机制、临床预防及肿瘤的诊治意义重大。因为CSC不具备任何特异的形态学特征,故0前能够鉴定肿瘤干细胞的金标准为连续传代培养并在动物模型上进行体内成瘤性试验,将分离的各细胞亚群按不同细胞浓度梯度接种于NOD/SCID小鼠,看分选得到的CSC在移植动物体内形成新的肿瘤能力

6、。但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科研。目前常用的CSC的分选方法冇体外培养分选、免疫学分选以及功能学分选等,最为常用的是免疫学分选法。免疫学分选法根据分选仪器的不冋可分为流式分选技术和免疫磁珠分选技术,根据分选原理不冋又可分为细胞表面标志分选法和侧群(sidepopulation,SP)细胞分选法。0前常用的焚光活化细胞分选(fluorescenceactivatedcellsorting,FACS),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gneticactivatedcellsorting,MACS)均需依赖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的识别。3肿瘤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国内学者认为CSC的调控与异

7、常信号通路、小分RNA、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0前发现的CSC异常的信号通路主要奋Wnt、Notch、EGFR和CDC2等。维持正常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重要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通路紊乱或过度激活,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微小RNA在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人类约30%基因受微小RNA的调控,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微小RNA为抑癌基因,人部分具冇癌基因的功能。CSC处于的微环境由成纤维细胞、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和维持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只冇0.0

8、2%的肿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