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

《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

ID:26943504

大小:328.32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30

《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_第1页
《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_第2页
《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_第3页
《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_第4页
《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synthesis一、产生与发展1、人物。从二战后到目前该学派在西方经济学界居于正统地位。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为美国的P.萨缪尔森、R.M.索洛(1924~ )、J.托宾(1918~ )、A.奥肯(1928~1980),英国的J.R.希克斯(1904~ )、J.E.米德(1907~ ),其代表著作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2、学术继承1936年以前,以A.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不能解释长期失业现象,特别是不能解释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后的长期萧条状况。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得整个西方经济学的体系

2、出现了显著的漏洞。 一方面,传统经济学以个量分析为主,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析,得出市场的各种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该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主张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学术继承另一方面,凯恩斯则偏重于分析总量变数,根据他所建立的涉及总量变数的理论,得出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解决失业问题的结论,并且据此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这样,在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内部就产生了干预与反干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各种矛盾和不协调之处。学术继承有鉴于此,以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逐渐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该学派把传统经济学当作为研究个

3、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把凯恩斯主义称为考察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宣称:前者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前提,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的情况,因此,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于同一体系之中,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不过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与此同时,该学派还把现代资本主义说成是”混合经济”,由”私营”和”公营”两个部分所组成。前者的作用可以由微观经济学来分析,后者的必要性则可以由凯恩斯主义来论证。二、理论特点1、在需求方面,接受IS-LM分析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后不久,希克斯把投资与储蓄的相等归结为一条IS曲线

4、,把货币的供求的相等归结为一条LM曲线。按照西方学者的解释,在工资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两条曲线的交点即决定均衡的就业量。在一段时期内,IS-LM分析被认为是简单化了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模型;在目前,IS-LM分析是新古典综合派的总量需求曲线的基础。理论特点2在供给方面,把传统的工资理论作为分析的基础采用几个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认为每一种模型反映了某一个具体情况。按照传统的工资论,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充分就业的数量,这一数量即为能使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均衡状态的唯一就业量。 关于凯恩斯主义所说的小于充分就业状态,新古典综合派倾向于用”工资

5、下降的刚性”加以解释。它声称: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往往把货币工资的水平限制在过高的水平,并且使货币工资不能自动下降,以便使劳动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理论特点在货币工资不能下降的条件下,唯一的改变实际工资的办法便是通过物价的上涨与下降。根据这种说法,便可以得出一条总量供给曲线,表明总产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便能决定整个社会的产量和价格水平。在这种解释之下,传统的充分就业和凯恩斯所指的小于充分就业状态都变成为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特殊事例。换言之,传统的和凯恩斯的理论都是正确的,它们的分歧仅在于假设条件的差异,而新古典综合派能够把

6、这两种理论纳入于它的体系之中。3、运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通货膨胀率的升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企图表明失业率(或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当经济制度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通货膨胀率为零;当就业量大于或小于充分就业状态时,通货膨胀率顺次为正数或负数,其中负数意味着物价下跌的情况。 新古典综合派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解释通货膨胀或通货收缩的工具。该学派声称:就业量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换位”的关系,即:增加就业必须以加剧通货膨胀为代价;要想减少通货膨胀,必须压低就业比例。4、提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了使凯恩

7、斯的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出现了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根据这一模型,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增长不但很难被稳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而且经济活动还会呈现出剧烈的上升和下降。 哈罗德-多马模型出现以后,索洛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得到与前者迥然不同的结果。按照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资本主义不但可以维持充分就业下的经济增长,而且还会最后达到一种”静止的状态”。这时,资本的积累比例正好与人口增长率相适应,从而,劳动生产率将保持不变。但是,在这一状态到来以前,技术改革和储蓄比例的增加可以继续不断地推迟和延缓”静止的状态”的到来,使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持续上升。三、萨

8、缪尔森,P.PaulAnthonySamuelson(1915~  )1、简介。保罗·A·萨谬尔森(PaulAnthonySamuel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