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

ID:26943604

大小:8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_第1页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_第2页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_第3页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岳梨蓉向述天刘晨苏伟李颖文曾俊仁周芸(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650021)【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表现,提高认识。方法对我院的5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特点。结果5例患者均无明显的外伤史,血肿呈梭形、椭圆形,位于脊髓的侧后方及后方的硬膜外腔,血肿发生于颈段1例,胸段2例,胸腰段1例,腰段1例。病灶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线状影相隔,以T2WI显示

2、最佳。5例血肿在T1WI图像均为等信号,T2WI图像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未见明确强化。结论MR是诊断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最佳检查方法,可清楚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及范围,还可清楚地显示脊髓受损的情况。【关键词】硬膜外血肿脊髓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5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022-02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spinalepiduralhemotoma,SSEH)是一种少见疾病,起病急,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丧失,易发

3、生不可逆神经功能损害或截瘫。木文报道5例,结合文献分析其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木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25岁〜82岁。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外伤及凝血机制障碍病史,患者临床症状均为急性起病,就诊时间为出现临床症状后6〜54h,临床表现为相应脊髓节段疼痛、感觉异常,并双下肢无力等。抬举重物和用力排便后出现症状各I例,其余3例均无明显诱因。首发症状为颈肩部、胸背部突发胀痛,继之出现进行性肢体麻木、活动功能障碍,其中下肢瘫痪21.2检查方法5例SSEH患者均

4、行MRI检查,采用GE公司1.5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颈胸腰椎一体化相控阵线圈,常规行矢状位T1WI、T2WI、T2WI压脂及横轴位T2WI,5例均行Gd-DTPA增强扫描,剂量为O.lmmol/kg,行矢、冠、横轴位T1WI增强扫描。2结果本组5例SSEH均为超急性期血肿,MR均表现为椎管内脊髓外占位性病变,矢状位呈梭形或条带状,边界清楚,横轴位呈新月形、梭形。血肿发生于颈段1例、胸段2例、胸腰段I例、腰段1例。血肿累及2—9个椎体高度,平均3.2个脊髓节段。4例SSEH位于脊髓背侧,1例位

5、于脊髓腹侧,血肿均局限于硬膜外腔。血肿信号随时间变化发生演变,在T1WI序列均为等信号,在T2WI序列呈混杂高信号,相应平面脊髓均有不同程度受压、变形,苏中两例脊髓内可见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提示脊髓损伤。T1WI和T2WI上均显示血肿与脊髓间有线条状低信号硬脊膜影;增强扫描均未见明确强化征象。3例行血肿清除术,术中探查未发现异常血管和新生物;保守治疗2例,经动态追踪观察、复查至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康复出院。3讨论3.1发病原因及诱因SSEH是指没冇外伤史,急性起病,血液在硬膜外腔异常聚集,可由脊

6、髓血管畸形、血液病和抗凝治疗不当等原因诱发,绝大多数病例无明确病因,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急症[1-2]。一部分患者是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一部分是在高举重物、用力排便、咳嗽或妊娠时发生,可能与这些因素使腹内压力升高,大量静脉血经交通支流入硬膜外静脉丛,使局部血管压力升高,引起破裂出血[3】。SSEH常位于脊髓背侧,与硬膜外背侧奋较丰富的静脉血管丛奋关,极少发生于脊髓腹侧;发病部位主要在胸段,可向上扩展至颈段,向下扩展至胸腰段[4],其次是颈段,腰段最少见。本组中4例血肿均位于椎管内硬膜外脊髓背侧,仅1例位于

7、椎管内硬膜外脊髓腹侧,与文献报道相符。3.2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男性,可呈急性、亚急性、慢性经过,临床上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常为出血平面的剧烈疼痛及相应平面神经根区域的疼痛,随后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本组病例,均表现为急骤起病,以背部疼痛及相应区域祌经根痛为首发症状,奋迅速或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速度、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长短相关,大量出血长吋间压迫脊髓可造成不可逆性损害,预后差。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早期手术对治疗SSEH非常关键。3.3MRI表现MRI是诊断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8、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可清楚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及范围,并i能够清楚地显示脊髓受压的情况。血肿呈梭形或条带状,位于硬脊膜背侧或腹侧,境界清楚,与脊髓间常有低信号带(硬脊膜)相隔,表明血肿位于硬膜外;增强扫描血肿于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不强化,而于慢性期血肿壁可强化。病变可累及数个脊髓节段,出血量大者可波及整个椎管。血肿信号演变与颅内血肿信号相似,MRI信号分为4个阶段:超急性期(<24小吋)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急性期(1〜3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