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人文与艺术

语言、人文与艺术

ID:26950676

大小:2.70 MB

页数:411页

时间:2018-11-30

语言、人文与艺术_第1页
语言、人文与艺术_第2页
语言、人文与艺术_第3页
语言、人文与艺术_第4页
语言、人文与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人文与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言、人文与艺术411课程名称:口才艺术(TheArtofEloquence)一、课程目的、任务:“演讲学”是研究口语表达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演讲学”课程是运用口才学理论指导大学生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应用性课程。因此,它具有科学的训练系统和很强的操作性。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学习、工作、发展所必备的。大学生如果只有较为全面的知识基础,而缺乏体现个人综合素养的优秀口才,便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设置该课程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学习、模拟实战的机会,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较为明显的

2、提高。为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好自信力和表达力的基础。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能力”。以“过三关、练五力”为主要框架,通过互动操练、情境模拟、实境演练、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五力:自信力、感染力、说服力、沟通力、应变力;帮助学生闯过三关:心理素质关-;方法技能关;内涵修养关。最终通过自身努力成为能言善辩的人才。第二部分为“实际运用”。主要讲授演讲、谈判等专门口才学习的方法。本课程共36学时。考核方式为口试。教学对象为全校各专业本科生。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基本原则:精讲

3、多练、互动教学、案例分析、情境模拟。以课堂内外模拟场景演练为方法,讲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乃至校园之外,通过实践提升学生水平,凸现应用性学科的实践特点。四、教材及参考书目:自编讲义《能言善辩——口才学习“五力训练法”》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考核方式:口试。平时实践活动占总评比例40分,期末口试占60分。口试内容:演讲、答辩、情境再现六、讲授大纲:序论:课程内容、意义、教学方法介绍第一章自信力训练第一节心理突破的意义第二节心理素质的检验第三节心理突破的方法第二章感染力训练第一节声音训练第二节朗读训练

4、第三节态势训练第四节描述训练第三章说服力训练第一节思维训练第二节说理训练第四章沟通力训练411第一节听能训练第二节复述训练第三节问答训练第四节交谈训练第五章应变力训练第一节演讲应变训练第二节辩论应变训练第三节其他应变训练第六章演讲第一节有准备的演讲第二节即兴演讲第七章谈判第一节谈判基本理念、方式介绍第二节谈判口才七、教学时数分配:总时数36课时章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时2444666考试411课程名称:红楼梦研究(StudiesonDreamoftheRedChamber)一、课程目的、任务:(1)在

5、“全球化”背景下,凸显民族文学的经典之作,了解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伟大地位与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纠正将“全球化”沦为“西方化”的错误倾向。(2)学识与技能之外,通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熏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体会到精神的魅力、人文的丰采,把治学与做人统一起来,使心智与灵魂的成长皆得裨益。(3)贯彻“大中文”的教学理念,打破人为的学科局限,以《红楼梦》为载体,打通文、史、哲,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评判能力与文化整合

6、能力。(4)将旧学与新知结合起来,及时吸收红学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以新思想阐释旧经典。(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程的专业化与大众化能够得到很好的结合。二、课程内容:重视《红楼梦》研究史,不是对《红楼梦》浮光掠影的简介,大而化之的通论,抽象空洞的评述,而是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开红学研究的误区,深入于传统文化的内在血脉之中,对《红楼梦》的真义精理进行有根有据、扎实具体的探讨。勾勒《红楼梦》的传播史与影响史,突出《红楼梦》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经典意义。在此基础上,以若干专题对《红楼梦》进行打通文史

7、哲的精讲,以文化拓展、文学链接、前沿关注、问题点击、参考书目等栏目,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课外阅读要求,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理解《红楼梦》。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1)有丰硕的科研成果,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充足、优越的来源。(2)经过多年积淀,课程体系精严合理,授课内容厚重扎实,教学资料齐全充盈。(3)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寓教于乐。四、教材及参考书目:郭豫适著:《论红楼梦及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郭豫适著:《红楼研究小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8、年版。郭豫适著:《红楼研究小史续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郭豫适著:《红楼梦问题评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郭豫适主编:《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粟编著:《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版。一粟编著:《红楼梦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一粟编著:《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刘梦溪著:《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红楼艺苑等编:《是谁误解了<红楼梦>——从刘心武“揭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