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ID:2695237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1页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2页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3页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4页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城市物流聚集物流、商流等生产要素,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正常运转,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保障。文章从城市物流的特点出发,依据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城市发展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了城市物流供需情况,发展环境及对外部的不经济影响,从这三个层面科学合理地选取典型指标,形成能全面客观反映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中国2/vie  [关键词]城市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DOI]10.13939/j.ki.zgsc.2017.12.206  1城市物流

2、的内涵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将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进行生产到产品的传递,都需以发达的城市物流系统为保障,来实现价值和城市经济的基本运转。由此可见,城市物流的发展对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城市物流是以城市为主体,围绕城市的需求和发展所发生的各类物流活动。主要涉及物品在城市内部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以及城市废弃物清理的过程,并存在不同的模式、体系和存在形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其他形式的物流有一定区别。  2城市物流的特点  2.1城市物流是一种区域物流  城市

3、物流要满足城市中生产和生活的物流需求,它不仅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还包括消费领域。这使得城市物流的范围不仅在城市内部,还会涉及城市与外部区域的所有物流活动。它涉及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以及城市内各种资源的调配,所以城市物流客观上可以认为是微观物流的集成,从某种程度上也可将城市物流理解为以城市为依托的,集中、突出的中观物流,属于区域物流。  2.2城市物流涉及范围广,影响大  城市物流中流动的物质资料,既包括生产消费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配件、机器设备等,又包括人们生活消费的各种消费品、零售商品等,还包括逆向物流如城市废弃物的流动等。所以城市

4、物流的服务对象涉及范围广,种类繁多。同时城市本身是一个空间,是生产、流通、消费的聚集地,因此,城市物流主要是发生在城市空间内的物流,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物流系统。所以相对于一般的区域物流而言,它的集中度更高,对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既包括正面影响也包括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是城市物流的发展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生产及消费的繁盛,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负面影响主要是随着城市物流规模的扩大,随之而来的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噪声、交通事故等外部不经济性也越来越明显。  2.3制约因素较多,组织管理难度大  城

5、市既是生产、消费、流通中心,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分布着各种交通设施、商业设施、文体教育设施、居民住宅、公园绿地、企业单位等各种生产与生活区域。这就对城市物流规划和管理中的网点的布局、物流线路的选择、作业的开展或多或少都会产生限制与影响,如在仓储设施布局上,很多城市的发展规划都对其位置做了相应的限制;在交通运输方面,如大型车辆的通行时间等很多城市都制定了相应的管制条例。  城市物流不但涉及城市内外成千上万家企业、单位和家庭以及个人,又涉及各种产业甚至政府部门,从而存在物流经营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协作,物流行政管理主体

6、间的竞争和协作多重关系。因此,城市物流的管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城市物流的组织与管理者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方法,同时需要各行业、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协作、配合,从而实现有效管理。特别是大城市,物流密度高,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就越多,组织管理难度越大。  3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评价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其中,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的选取也应该具有代表性,有确定的科学内涵,含义准确,便于理解。 

7、 (2)系统性。城市物流是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同时又受到经济、环境、科技等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系统的思想,既要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又要关注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在进行指标分类及选取时,从整个城市物流发展相关的方面出发,综合反映被评价城市的总体情况及发展趋势。  (3)灵活可操作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体系构建并非千篇一律,具体的指标体系��建应该根据所评价城市或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评价指标,根据实际要求设置权重,构建评价体系。同时,指标在选取时要考虑实

8、际可操作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即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和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4)可比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要求。动态可比是指指标在时间上的可比;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比较,反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