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的尝试

低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的尝试

ID:2695668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低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的尝试  _第1页
低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的尝试  _第2页
低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的尝试  _第3页
低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的尝试  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的尝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步训练的尝试【摘要】:选择适当的听说读写方式,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听、所作、所感、所想,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是有效的途径,在抵语教学也不失为一种尝试.。【关键词】:低语教学训练尝试教学初探一、听是说的前提如果想让学生用说话、写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两条途径:教师讲故事或者放故事录音,让学生听,再复述。这种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听后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判断推力能力。教师在读度课文时,语调的抑扬顿挫,对表达文章

2、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坐井观天》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我读了两遍,一便按叙述语气读,另一遍在“大”后面稍微停顿一下,以突出天的大。然后让学生体会哪种读法更能觉得“大”。准确的语气表达,增强了听的效果,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二、说是写的基础笔者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同时,就其中一段让学生仿说几句话,或者看一幅图说几句话,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例如《翠鸟》中有这样一段话,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秀满了褐色的衬衫。”先概括写“翠鸟”的颜色,再具体写怎样鲜艳。按这种形式,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XX怎么

3、样,具体表现是什么?让学生读后说,有的学生说,他家的大公鸡,有的说校园的大花坛,还有的说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拼音自读课文后,再从图入手,在黑板上一边画,一边设计提问,让学生随图进行想象说话。同学甲这样说:“晚上,我在院子乘凉,看见天空弯弯的月亮,两头尖尖的,像只小船,一只多美的船儿呀!想着、想着,我觉得自己像坐在了这只很美的船上。”同学乙说:“我坐在小船上,看到地球很大,很美丽,我能用录像机把那奇异的景色录下来,和小伙伴们分享,那多好呀!”同学丙说:“我坐在小船上看到了好多好多的星星,它们都好大好亮呀,我还和它们说话呢,它们告诉了我很多宇宙的秘密。”

4、由此可见,选择适当有趣的生活片段,让学生模仿叙述一件有趣的事情,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听、所作、所感、所想,对于提高写作能力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三、读是写的准备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范读百遍,不如精读一遍。”这些格言警句,提醒人们既要多读,更要熟读。只有熟读的课文,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是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出来的。如《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晚上几次起来数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我问这里的“果然”是什么意思,

5、去掉这个词好吗?这个问题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深度,而居然有位学生能回答上来,她说:“用了‘果然’就说明张衡的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带着这样的问题读课文,能使学生逐步掌握组织材料,安排材料的技巧。四、写是说和读的提高有了上述的训练,才能逐步向写作过渡。初学写作时,根据小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文,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和学生熟悉的事情,让学生模仿写一些东西,经过启发和引导,大多数学生均能写出一些有一定意义的文章片段来。如同步例文《我的爸爸》学生熟读后,我让学生进行了模仿写作,许多学生概括出了爸爸教育自己的一些事情,有位学生的爸爸去世了,我本来担心他能否写出来,没想到他

6、却能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我的爸爸王xx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他对我的教育,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每逢看到一些孩子和他的爸爸一起上街或者玩耍时,我就想起了我的爸爸,他为我买来许多学习用具与我喜欢的读的故事书;每逢夜深独居时,我就想起爸爸临终时的眼神,他好像期待着我快快长大。我更忘不了爸爸临终时蠢蠢欲动的那张嘴,他好像叮嘱我好好学习、奋发向上。我决不辜负爸爸的期望,用心学习、长大当一名好医生,治好世界上所有的病人。通过写人、写事的练习,同学们对写作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观察进行独立写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低语教学中,必须把力气花在听、说、读写同步训练上。

7、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在语文教学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