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特征浅议

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特征浅议

ID:26962681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特征浅议_第1页
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特征浅议_第2页
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特征浅议_第3页
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特征浅议_第4页
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特征浅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特征浅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特征浅议论文关键词:儿童形象乡土气味天性体察色彩反差论文摘要:鲁迅的儿童题材创作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儿童视角小说与散文在儿童形象塑造、童年生活的展现、孩子天性的体察和儿童与成人的感情色彩反差等方面具有鲜明独到的特色,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鲁迅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拓荒者。鲁迅儿童题材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乡》和《社戏》甚至可视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杰作。鲁迅的儿童视角小说与散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上都具有强烈

2、的感染力,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一、栩栩如生的儿童形象的塑造鲁迅的小说和散文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儿童形象。如在《故乡》中,作者以饱满热情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朴实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作品里,“我”回到故乡时,由于母亲提到闰土,“我”回忆起二十多年前与闰土一起玩耍的情景。文中展示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它的胯下逃走了。”作品通过优美生动的画面描绘印象中的闰土,

3、突出少年闰土的形象;接着写“我”与闰土认识的过程;然后写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情。这些叙述和描写,不仅说明少年闰土的见多识广,而且反映出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少年闰土的眼里是一个鲜活的充满无限奇趣的纯真无比的自然世界,好像世界上的一切事在他眼里都是如此神奇如此快乐如此有趣,少年闰土内心的纯净与乐观亦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与后面他在现实的沉重压迫下喘不过气来,而把生活寄托在神灵身上,变得迟钝麻木恰成鲜明的对照。再如《社戏》中,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

4、家少年天真率直、活泼可爱的形象。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偷罗汉豆”情节。当大家想从阿发和老六两家选一块偷时,阿发先是对比而后毫不犹豫地提出偷自己家,这个情节让阿发朴实大方、热情厚道的形象跃然纸上。《社戏》这部作品之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于在江南水乡特有的清新中,这群孩子天真无邪、质朴坦诚的性格以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画面得到了生动的表现。还有《风波》《长明灯》等作品中的农家孩子们,虽然着笔不多,但都表现出儿童们纯朴的精神世界和天真的内心活动。《朝花夕拾》和《野草》中,鲁迅借儿时生活的回忆,以饱蕴感情的笔触,描

5、绘了儿童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总之,鲁迅塑造的儿童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二、乡土气息的童年生活的展现鲁迅的儿童文学作品把绍兴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童年生活结合在一起。如《社戏》以江南为背景,展现出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作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它较少受世俗的浸染,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淳朴气质,是“我”的一方“净土”,又是一方“乐土”。作者把众多的儿童形象如“我”、阿发、双喜、桂生等置身于这个充满泥土芬芳的江南水乡中。双喜,阿发等都是极可爱的孩子,他们和大多数劳动大众的孩子一样,“

6、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然而自有他们的生活乐趣。再如《百草园》中对故乡特有的描绘,其中写到“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

7、子一拉,便罩住了。”百草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些活动都是鲁迅笔下儿童在百草园里的专利。还有《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住,这是一年的好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是绍兴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至于《故乡》中的江南景色描写,表现儿童富有的天真、童趣,勾起鲁迅对儿童生活的向往,无不折射出故乡

8、绍兴的特点。鲁迅在许多作品中把绍兴的浓郁乡土气息与儿童形象叠加在一起,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的思乡情结和对儿童时代“真我”生活的向往。三、喜怒哀乐的孩子天性的体察鲁迅作品都是以儿童特殊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儿童稚嫩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事物,反映生活,体现着鲜明的儿童视角,颇有代表性的当推《社戏》。文中月下出航一段,鲁迅运用白描手法,勾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深夜归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