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ID:2696332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_第1页
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_第2页
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_第3页
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_第4页
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一、马铃薯早疫病  1、症状识别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mm。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一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

2、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为害有的地区不亚于晚疫病。  2、防治措施  (1)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2)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3)发病前开始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一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马铃薯晚疫病  1、症状识别  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

3、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2、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2)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

4、、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1:20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三、马铃薯青枯病  1、症状识别  病株稍矮缩,叶片浅绿或苍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褐变,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块茎染病后,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维管束圈变褐,挤压时溢出白色粘液,

5、但皮肉不从维管束处分离,严重时外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别于枯萎病。  2、防治措施  (1)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2)选用抗青枯病品种。(3)选择无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4)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5)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喷施植宝素7500倍液或爱多收6000倍液,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可改变微生物群落。还可每667m2施石灰100―150kg,调节土壤pH值。(6)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

6、粉剂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L,隔10天1次,连续灌2―3次。  四、马铃薯软腐病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茎及块茎。叶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初呈水浸状,后薯块组织崩解,发出恶臭。  2、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田间湿度。(2)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减少田间初

7、侵染和再侵染源。(3)避免大水漫灌。(4)喷洒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五、马铃薯病毒病  1、症状识别  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3种类型。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此外还有复合侵染,引致马铃薯发生条斑坏死。  2、防治措施  (1)采用无毒种薯,要建立无毒种

8、薯繁育基地,原种田应设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2)培育或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3)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4)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5)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