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病人的护》ppt课件

《麻醉病人的护》ppt课件

ID:26964701

大小:1.58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8-11-30

《麻醉病人的护》ppt课件_第1页
《麻醉病人的护》ppt课件_第2页
《麻醉病人的护》ppt课件_第3页
《麻醉病人的护》ppt课件_第4页
《麻醉病人的护》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醉病人的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麻醉的发展史古代的麻醉止痛19世纪的麻醉发展现代麻醉医学的发展麻醉学的工作范畴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治疗学急救与复苏学疼痛治疗学麻醉治疗学临床麻醉的分类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分类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复合麻醉局部麻醉分类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神经丛阻滞麻醉椎管内阻滞麻醉第二节 全身麻醉吸入麻醉的特点麻醉药直接经呼吸道吸入和排出。麻醉深度的调节容易。缺点是对呼吸道有刺激,麻醉诱导期易出现并发症,苏醒早期痛觉较静脉麻醉明显。吸入麻醉的分类开放吸入法半密闭或半开放式吸入法紧密法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氧化亚氮(N2O)氟烷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吸入麻醉

2、深度的判断参照乙醚麻醉的典型分期特点。以意识、痛觉、反射活动、肌肉松弛、呼吸及血压抑制为标准。分为镇痛期、兴奋期、手术麻醉期和延髓麻醉期。静脉麻醉的特点诱导迅速,无诱导期兴奋,对呼吸道无刺激,不污染手术室,麻醉苏醒期平稳。缺点是麻醉深度不易调节,易产生耐药,无肌松作用,长时间用药可产生蓄积和苏醒延迟。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巴比妥类:硫贲妥钠氯胺酮地西泮类:安定、咪唑安定异丙酚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吗啡全身麻醉的诱导病人接受全麻药后由清醒状态到神志消失,进入全身麻醉后进行气管内插管,这一阶段称为全麻诱导期。此期机体各器官功能因麻醉药的影响而表现出亢进或抑制,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是麻醉过程的

3、危险阶段。麻醉诱导的目的是尽快缩短诱导期,使病人平稳进入麻醉状态。麻醉诱导的方法单纯吸入麻醉诱导静脉诱导加吸入麻醉诱导单纯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的目的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或血液。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便于吸入麻醉药的应用。气管插管的方法经口腔明视插管经鼻腔盲探插管经气管切开口插管气管插管术的并发症门齿脱落急性喉头水肿口咽或鼻粘膜损伤出血环杓关节脱位气管食管瘘气管导管插入一侧支气管气管导管插入食管气管导管插入咽部软组织气管导管脱出全身麻醉的维持方法吸入麻醉药维持经面罩维持麻醉经气管插管维持麻醉静脉麻醉药维持复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呼吸

4、系统呼吸暂停上呼吸道梗阻急性支气管痉挛肺不张肺梗死、脂肪栓塞循环系统高血压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心搏停止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苏醒延迟与躁动第三节 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的特点病人神志清醒。镇痛效果确切,肌松弛好。缺点是可能引起一系列生理紊乱,且不能消除内脏牵拉反应。蛛网膜下腔阻滞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神经前根和后根,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简称脊椎麻醉,又称腰麻。腰麻的分类依局麻药比重可分为:重比重液腰麻等比重液腰麻轻比重液腰麻依麻醉平面可分为:高平面腰麻中平面腰麻低平面腰麻鞍麻依给药方式可分为:单次法(分单测和双侧两种方法)连续法腰麻时局麻药的选择普鲁卡因(2%~5%)丁卡因(0.2%

5、~0.5%)布比卡因(0.5%~0.75%)利多卡因(2%)腰麻的方法穿刺点:L3-4间隙,也可上移一个间隙或下移一个间隙。病人体位:侧卧位,两膝弯曲,大腿向腹壁靠拢,头向胸部屈曲,腰背尽量向后弓曲,使棘突间隙张开以利穿刺。(鞍麻时取坐位,L4-5间隙进针)进针方法:直入法和侧入法(两次落空感)。验证方法:拔出针芯有脑脊液滴出或压迫病人颈静脉有脑脊液流出。注药。拔针:穿刺针连同注射器一起拔出。调节麻醉平面(注药后5~10分钟内进行)。影响腰麻平面调节的因素麻醉药的剂量麻醉药液比重穿刺间隙病人的体位注药速度其它:年龄、腹内压、体温、针头斜面方向等。腰麻的适应证2~3小时以内的下腹、盆

6、腔、下肢及肛门和会阴部手术。腰麻的禁忌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全身严重感染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衰休克病人脊椎外伤或结核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病及不合作的小儿腰麻的并发症低血压: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麻醉平面关系密切。呼吸抑制:麻醉平面过高,呼吸中枢抑制或呼吸肌麻痹;低血压使呼吸中枢缺血、缺氧而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低血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和手术牵拉内脏引起。头痛:与穿刺针粗细、穿刺技术有关;脑脊液流入硬膜外腔,颅压降低,颅内血管扩张,引起血管性头痛。尿潴留:骶神经被阻滞后恢复慢、切口疼痛、下腹部手术时对膀胱的刺激及不习惯于床上排尿等。硬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阻滞脊神

7、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醉。硬膜外阻滞的分类依给药方式可分为:单次法连续法依阻滞部位可分为:高位硬膜外阻滞中位硬膜外阻滞低位硬膜外阻滞骶管阻滞硬膜外阻滞局麻药选择利多卡因(1%~2%)丁卡因(0.2%~0.3%)布比卡因(0.5%~0.75%)硬膜外阻滞的方法穿刺点:颈、胸、腰、骶各节段间隙(C5~骶椎)体位:同腰麻进针方法:直入法与侧入法。(刺破黄韧带,一次落空感)验证方法:阻力消失法和毛细血管负压法。置管:导管超过针尖3~4cm。硬膜外阻滞适应证横膈以下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