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玻尔的原子模型学案(人教版选修3-5)

8.4玻尔的原子模型学案(人教版选修3-5)

ID:26967911

大小:44.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8.4玻尔的原子模型学案(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8.4玻尔的原子模型学案(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8.4玻尔的原子模型学案(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8.4玻尔的原子模型学案(人教版选修3-5)_第4页
8.4玻尔的原子模型学案(人教版选修3-5)_第5页
资源描述:

《8.4玻尔的原子模型学案(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玻尔的原子模型【知识结构】玻尔原子模型和原子发光问题氢原子的能级跃迁种类能级跃迁与电离原子发光问题【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发光问题中发出光子的种类。2、了解能级跃迁的条件,理解原子电离的条件。3、☆了解类氢原子的光与能级跃迁之间的关系。课堂互动【新课引入】近年来,物理高考中原子发光问题已成为高考的热点,特别是近几年的试题更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要求,突出了创新精神和多种能力的考查。【互动探究】点击关键词1、氢原子的能级跃迁种类合作讨论原子处于基态时是稳定的,但原子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态后,就不稳定了,这时就会向低能级定态跃迁,而跃迁到基态,有时是经过多次跃迁才实现的。一群氢原子处于

2、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可辐射出多少条数的光谱线?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分析:[例1]如图给出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氢原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_____________种,其中最小的频率等于____________Hz(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点击关键词2、跃迁与电离合作讨论:原子在能级间跃迁时,是吸收还是放出一个光子,由什么因素决定?光子的能量为多大?若光子能量不等于原子的能级差,原子能不能吸收这个光子?什么情况下原子将发生电离?电离后自由电子的能量为多大?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分析:[例2]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A.40.8eVB.43.2eVC.51.0eVD.54.4eV点击关键词3、能级跃迁中的能量合作讨论玻尔原子模型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其能级跃迁学说适用于各类原子,在各类能级跃迁中光子能量与各能级跃迁时的能量关系遵循什

4、么规律?结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分析:[例3]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式中n=1,2,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A.B.C.D.【追踪训练】1.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

5、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A.2200B.2000C.1200D.24002.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

6、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K=1.323MeV、EL=1.399MeV、EM=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A.0.013MeVB.0.017MeVC.0.076MeVD.0.093MeV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是:1、一群氢原子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可能放出的光子数目为:2、光子照射原子时,只能吸收能级差间的光子或使原子电离。3、在类氢原子或其它原子中,能级跃迁时一样遵循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拓展提高】丹麦科学奇才——玻尔20世纪初,人们已经提出了几种原子模

7、型,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汤姆孙的“枣糕模型”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当时汤姆孙是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卢瑟福虽已成名,但毕竟是汤姆孙的学生,所以“核式结构”提出后,人们很难相信它,甚至在1912年的第一次索尔维会议上,没有人提到“核式结构”.卢瑟福一贯不相信权威,他相信的是实验事实.1911年,他与他的合作者们所做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事实,无法用枣糕模型来解释,因此他认为“枣糕模型”是不正确的.然而,按照经典电磁理论,当一个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时,电子应向外辐射电磁波,电子就会损失能量,在几百万分之一秒内就应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