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电流复习》学案

《交变电流复习》学案

ID:26969622

大小:147.9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交变电流复习》学案_第1页
《交变电流复习》学案_第2页
《交变电流复习》学案_第3页
《交变电流复习》学案_第4页
《交变电流复习》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变电流复习》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班级姓名日期第二章交变电流交变电流复习●●●目标导航●●●1、复习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掌握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2、进一步体会感抗和容抗电路。3、掌握变压器及在远距离输电中的应用。◆◆◆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交变电流的产生: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_______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按_______规律变化的电流。线圈转至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______,而感应电动势________。2、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周期T,频率f,关系_________;峰值:Em、Im、Um;有效值:E、I、U3、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瞬时值表达:e=_______

2、_______,i=______________,u=____________峰值:Em=__________;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E=__________,I=____________,U=_____________4、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电感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容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理想变压器:原理:______________;原副线圈输入输出功率的关系:__________;电压与匝数的关系:_________;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___________;

3、有多个副线圈时,________________6、远距离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_________________;导线上的电压损失______________〖问题发现〗★★★课堂突破★★★一、交变电流的四值1、瞬时值:反映不同时刻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正弦交流电瞬时值表达式为:,。应当注意必须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典例1〗有一正弦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U=120V,频率为f=50Hz向一霓虹灯供电,若霓虹灯的激发电压和熄灭电压均为V,试估算在一个小时内,霓虹灯发光时间有多长?拓展思考:为什么人眼没有感到霓虹灯忽明忽暗的现象?【归纳反思】2、峰值:它是瞬时值的___

4、__值,它反映的是交变电流大小的变化范围,当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平行时,交流电动势最大,______(转轴垂直于磁感线)。电容器接在交流电路中,则交变电压的峰值不能超过电容器的耐压值。〖典例2〗把一电容器C接在220V的交流电路中,为了保证电容不被击穿,电容器C的耐压值是多少?【归纳反思】3、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跟最大值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对于非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以上关系不成立,应根据定义来求。通常所说交流电压、电流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得的,都是指______。用电器上所标电压、电流值也是指______。在计算交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热功

5、以及确定保险丝的熔断电流时,只能用________。〖典例3〗通过某电阻的周期性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求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I。【归纳反思】4、平均值:它是指交流电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值跟时间的比值。平均值不等于有效值。〖典例4〗交流发电机转子有n匝线圈,每匝线圈所围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线圈内电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中实线位置匀速转动90°到达虚线位置过程中,求:(1)通过R的电荷量q为多少?(2)R上产生电热QR为多少?(3)外力做的功W为多少?二、感抗和容抗1、感抗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其特点是

6、“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2、容抗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其特点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C1C2〖典例5〗左右两个电路都是从左端输入信号,从右端输出信号。左图中输入的是高频、低频混合的交流信号,要求只输出低频信号;右图中输入的是直流和低频交流的混合信号,要求只输出低频交流信号。那么C1、C2中哪个该用大电容?哪个该用小电容?【归纳反思】三、理想变压器1、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________2、输入输出功率关系:________3、只有一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4、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____

7、__功率决定。〖典例6〗如图所示,有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2和n3,原副线圈的电压分别为U1、U2、U3,电流分别为I1、I2、I3,两个副线圈负载电阻的阻值未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U1:U2=n1:n2,U2:U3=n2:n3;B、I1/I3=n3/n1,I1/I2=n2/n1;C、n1I1=n2I2+n3I3;D、1U1=I2U2+I3U3。【归纳反思】四、远距离输电求输电线上的电流往往是这类问题的突破口。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分析和计算时都必须用,而不能用〖典例7〗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电

8、动势的有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