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禁用慎用药物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

ID:26976322

大小:74.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_第1页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_第2页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_第3页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_第4页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儿童禁用慎用药物为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就我院现使用药品对特殊人群禁、忌使用及须谨慎使用的药品进行归纳,给予特别提示。未提示到的药品可能是在整理时疏漏,医师在首次使用每一种药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何理解“慎用”、“忌用”和“禁用”“慎用”是指可以使用,但需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一般药物慎用的对象多见于老人、小儿、孕妇及心脏、肝、肾等功能低下者,这些人由于机体生理或病理特点,可在使用某种药物是加重该药的不良反应。此时应及时停药。“忌用”是指不宜使用。提醒某些用药者此药的不良反应产生的不良后果,如心得安对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阻断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及鼻黏膜毛细

2、血管收缩,故忌用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病人,凡属忌用某药,应尽量避免使用。“禁用”是禁止使用。如对青霉素过敏者,应禁用青霉素。凡属禁用的药品,绝对不能使用。因此,患者应遵医嘱或使用说明书上说明的“慎用”、“忌用”和“禁用”来用药。儿童用药在许多方面与成人不同,主要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比较快。因此不能在生理上、医学上或药学等方面认为儿童是“小尺寸的成人”。根据成人的剂量按比例确定儿童剂量,尽管这是不合适的,但是过去长期使用这种说法。临床使用治疗范围比较大而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时,即使剂量不精确,也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然而某些治疗与安全范围较窄的药物,微量差异即可引起毒性,、。如地高辛、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细胞毒性类药物,这些药物需根据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疾病状态、个体反应状况加以调整。就是说儿童用药需医、护、成等密切注意用药后的生理反应。1972年FDA规定:药厂必须提供充分的临床研究报告,才可以在药品标签和说明书中附儿童使用说明。目前,在美国80%的用于儿童的药物并未得到FDA批准正式用于儿童治疗。由于许多药厂不愿意花费大量金钱用于儿童的临床药物研究,因此医生无法得到关于儿童用药的指导。ADRs分A型和B型两大类。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主要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过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虽高,但死亡率低,如副作用、毒

4、性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继发反应、和后遗效应。B型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预测,常规的毒理学筛选难以发现,其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高,如过敏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等。很多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明确,但已注明禁用慎用范畴的药物一般是肯定的,但这些药物针对相应疾病做必要的治疗时时相对的。一、婴儿受乳母用药影响“哺乳期妇女禁用、忌用、慎用”是警示乳母在常规剂量服用某药时,该药物进入乳母乳汁的量已超过乳儿对该药的安全用量或适用量,可导致乳儿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或进入乳汁的药物即使不直接导致乳儿发生不良反应,但可与乳汁中多种成分结合,影

5、响乳儿对营养成分的吸取而间接影响乳儿。经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的药量主要决定3个因素:1.母体内的血浆药物浓度。2.药物从母体的乳汁中转运的能力。3.婴儿吸吮的乳量。由于大多数药物的分布容量均较高,血浆浓度相对较低,因此转运入乳汁中药物含量有限,一般不超过母体一日药量1%,但也有例外,如红霉素、地西泮、、巴比妥类和磺胺类药。由于乳汁中脂肪含量较高,因此脂溶性高药物易进入乳汁,药物分子量愈小,也愈容易转运,当分子量小于200时,血浆与乳汁浓度相近。乳汁的PH一般在7.0左右,低于母体血浆PH值。这样弱酸性的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常低于血浆浓度(M/P≤1.0),而弱碱性药物存在乳汁中浓

6、度等于或高于血浆浓度(M/P≥1.0)。只有游离型的药物才能扩散进入乳汁,蛋白结合率高,进入乳汁药量少。总之,哺乳期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已明确对婴儿安全无不良影响的品种。应在哺乳后立即服药,并适当推迟下次哺乳时间,以减少药物进入乳儿体内。哺乳期应尽量避免使用无可靠数据作参考的药物,否则在用药期间宜暂停哺乳。哺乳期应用对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8金刚烷胺:可能引起尿潴留、呕吐、皮肤潮红;胺碘酮:可能引起肺毒性;苯丙胺:可能引起不安、睡眠障碍;溴化物:可能引起潮红、衰弱;泻药:可能引起腹痛、绞痛样症状;氯霉素: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拒食、呕吐;氯丙嗪:可能引起嗜睡、致死;西咪

7、替丁:可能降低胃酸分泌、降低药物代谢、中枢神经兴奋;氯马斯汀:可能引起不安、拒食、项强、嗜睡;可待因:可能引起心动过速;环磷酰胺:可能引起免疫抑制;地西泮:可能引起镇静、在婴儿体内蓄积;麦角胺:可能引起呕吐、腹泻、惊厥;乙醇:可能引起嗜睡、出汗、生长受阻;消炎痛:可能引起惊厥;异烟肼:可能引起维生素B6缺乏;锂盐:可能引起紊乱,心血管障碍;美散痛:可能引起骤停可产生截断综合症;甲巯咪唑: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硝唑:乳汁浓度与血浆浓度相近,对中枢神经和造血的不良反应有高难度危险;萘啶酸:可能引起溶血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