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化学热处》ppt课件

《钢的化学热处》ppt课件

ID:26980891

大小:951.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30

《钢的化学热处》ppt课件_第1页
《钢的化学热处》ppt课件_第2页
《钢的化学热处》ppt课件_第3页
《钢的化学热处》ppt课件_第4页
《钢的化学热处》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的化学热处》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节钢的化学热处理一、钢的渗碳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分解→吸收→扩散渗碳通常是指向低碳钢制造的工件表面渗入碳原子,使工件表面达到高碳钢的含碳量。其目的是使工件在热处理后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的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低碳钢良好的塑性、韧性。渗碳用钢:合金渗碳钢含碳量0.15~0.25%之间。例15、20、20Cr、20CrMnTi、20SiMnVB等1.渗碳方法(1)固体渗碳依所用渗碳剂的不同,钢的渗碳可分为气体渗碳、固体渗碳和液体渗碳。2C+O2→2

2、CO2CO→[C]+CO2(2)气体渗碳工艺方法:将工件放入密封的加热炉中,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通常为900~930℃)按一定流量滴入液体渗碳剂(如煤油、苯、甲醇、丙酮等),有机液体在高温下,通过下列反应:CH4→[C]+2H22CO→[C]+CO2CO+H2→[C]+H2O从而提供活性碳原子,吸附在工件表面并向钢的内部扩散而进行渗碳。2.气体渗碳工艺操作3.渗碳后的成分、组织和厚度渗碳缓冷后组织如图所示。即由工件表面到心部依次为:过共析组织(Fe3CⅡ+P)→共析组织(P)→亚共析组织(P+F)的过渡层→心部原始组织(F+P少量)。表面28HRC厚度

3、材料强度τmax至表面距离(b)应力应力材料强度至表面距离(a)τmax4.渗碳后的热处理1)直接淬火法淬火+150~200℃低温回火,表面硬度58~62HRC图3-43直接淬火工艺示意图180-200℃渗碳900-930℃回火温度/℃时间淬火A12)一次淬火法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的组织:表层组织:M回+粒状碳化物+少量AR硬度为58~62HRC心部组织:低碳钢P类+F,硬度为10~15HRC低碳合金钢低碳M回+F,硬度为35~45HRC具有较高强度和足够高的韧性一般渗碳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为: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磨二、钢的渗氮1.

4、气体渗氮氮化的目的在于更大地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疲劳强度和抗蚀性。渗氮在钢的临界温度以下进行,加热温度为550℃2NH3(氨)→3H2+2〔N〕↓渗入钢中氮化零件的工艺路线如下: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除应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氮化温度低,一般为500℃~600℃。工件变形小。氮化具有很高的硬度(1000HV~1100HV),在600~650℃下保持不下降,所以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和热强性。耐蚀性好。疲劳强度大大提高。氮化工艺复杂,时间长(20~50小时),成本高。用于耐磨性和精度都要求较高的零件,或要求抗热、抗蚀的耐磨件,例如发

5、动机汽缸、排气阀、精密机床丝杠、镗床主轴、气轮机阀门、阀杆等。值得注意的是:N2在普通渗氮温度下不能分解出活性氮原子,因此不能作为渗碳的渗剂。工艺特点:应用:氮碳共渗,以渗氮为主,因渗层硬度提高不多,故称为软淡化。氮碳共渗温度为520-580℃。尿素在500℃以上发生热分解:(NH2)2CO=CO+2H2+2[N]2CO=CO2+2[C]2.软氮化(氰化)工艺特点:时间短,通常只需1~2小时。不需专用的渗氮钢。渗层的脆性较小,不易发生剥落。3.离子氮化氮化速度快,无污染。4、碳氮共渗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共渗温度为820~860℃。工艺过程:碳氮共渗淬

6、火低温回火20CrMnTi钢的汽车变速箱齿轮热处理工艺曲线表面:高碳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中心:铁素体+索氏体+低碳回火马氏体磨齿正火工艺渗碳工艺练习四、分析45钢得到下列组织的热处理工艺1、 粗片状珠光体+铁素体;2、 细片状珠光体+少量铁素体;3、细小的球状索氏体;4、表面是回火马氏体,心部是回火索氏体TheEndof3.8&Chapter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