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之诉讼方式选择

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之诉讼方式选择

ID:26983804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之诉讼方式选择_第1页
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之诉讼方式选择_第2页
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之诉讼方式选择_第3页
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之诉讼方式选择_第4页
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之诉讼方式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之诉讼方式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之诉讼方式选择  一、涉嫌合同诈骗案件现行诉讼机制之实务考察  在立法层面,涉嫌合同诈骗案件应当如何处理,规定相当复杂。除《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外,1998年4月29日施行的《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经济犯罪规定》)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规定,为审判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但由于所涉及的规定比较庞杂宽泛,相关条文操作性不强,法院在审理中经常引起适用混乱,导致裁判不统一。  根据现行规定,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不属于刑事附带

2、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中民事诉讼一般受刑事诉讼制约。下面结合具体案例予以说明:  (一)裁定驳回起诉的方式  案例1:  [2]2002年,陈莱某与陈某签订买卖合同,陈莱某在工商银行某支行开户存款。陈某伙同支行经理郑某私刻陈莱某印章,取走253万元。法院判处陈某、郑某构成诈骗,追缴违法所得253万元返还被害人。闽侯支行向陈莱某支付了253万元及利息62万元。2007年,某支行起诉要求陈某、郑某还款315万元。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未能证明经追缴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裁定驳回起诉。  本案适用《关于刑事附

3、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5条的规定。  [3]刑事追缴范围为253万元,而原告的损失除253万元外,尚有利息62万元。即使通过追缴,也不能弥补原告的损失,原告仍需另行起诉。  (二)移送侦查机关的方式  案例2:  [4]2006年4月,范某与栾某签订《抵押借款协议》,约定向栾某借款72万元,范某提供住房作抵押担保。栾某如数将钱款付给范某,范某出具收条。借款期限届满后,范某不知去向。栾某诉请范某还款本金72万元及利息10万元,并以抵押房产优先受偿。法院认为范某涉嫌合同诈骗,本案不属于民事纠纷,裁定将相关材料

4、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本案适用《经济犯罪规定》第11条的规定。  [5]因法院认为范某涉嫌经济犯罪,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由于范某在逃,案件处于侦查阶段,无法启动刑事审判,栾某也无法获得赔偿。  (三)裁定中止诉讼的方式  案例3:  [6]1998年,黄某以炒股为名向郭某借款100万元。1999年,朱某承诺愿意替黄某偿还50万元。后郭某收到黄某还款70万元。由于尚欠30万元债务未还,郭某于2007年起诉朱某还款。法院审理发现,公安局于1999年针对该100万元以涉嫌诈骗罪对黄某立案侦查至今尚未结案,故裁定中

5、止诉讼。  本案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36条的规定。  [7]因公安机关对黄某是否构成犯罪尚在侦查,长达十年未侦查终结,法院裁定中止诉讼,郭某的权利长期无从救济。  (四)刑民分开审理的方式  案例4:  [8]2000年,刘某得知钓鱼台村要买化肥,便谎称是某土产站业务员,并利用关系拿到盖有土产站公章的出库单,数日后钓鱼台村将购化肥款137518元付给刘某。钓鱼台村拿出库单提货遭拒。土产站发觉刘某涉嫌诈骗,报案后公安局立案侦查,现刘某下落不明。法院认为,刘某涉嫌诈骗与本案确有牵连,但不是同一法律关系,判决土产站

6、支付购肥款90%,计123766.20元。  本案体现刑民分开审理方式,适用《经济犯罪规定》第10条的规定。  [9]法院认为刘某是否构成诈骗均不影响土产站民事责任的承担,故作出实体判决,钓鱼台村的权利得到保护。  二、涉嫌合同诈骗案件先刑后民处理之成因剖析  (一)涉嫌合同诈骗案件现行诉讼机制之体系化结构  上述案例中,案例1、2中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与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相同,案3、4中实施合同诈骗的主体与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不同。据此,本文将涉嫌合同诈骗案件分为两种类型:  [10]一是竞合型合同诈骗案件,即刑

7、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均由同一法律事实所引起,并由同一主体承担,表现为主体与对象同一。  二是牵连型合同诈骗案件,即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由有牵连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承担刑民责任的主体不同,主要表现为对象同一。  针对竞合型合同诈骗案件,根据现行规定应当先刑后民,在刑事案件审结之前,民事案件或驳回起诉,或移送侦查机关,当事人不能通过民事诉讼获得权利救济。  针对牵连型合同诈骗案件,根据《经济犯罪规定》第10条规定,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分开审理。而仅规定刑民分开审理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实践中大量存在民事诉

8、讼因刑案未结而中止的情形,当事人权利同样不能获得有效保护,案例3即是有力例证。  据此,涉嫌合同诈骗案件的现行诉讼机制可解析为:牵连型合同诈骗案件刑民分开审理,民案或中止诉讼,或作出实体判决;竞合型合同诈骗案件一律先刑后民,民案或驳回起诉,或移送侦查机关,待刑案审结后,当事人经追缴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的,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这种机制中,除作出实体判决外,驳回起诉、移送侦查机关、中止诉讼等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