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

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

ID:26989762

大小:948.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1-30

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_第1页
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_第2页
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_第3页
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_第4页
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一阴阳五行学说二脏腑三气血津液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总称,是我国古代认识和解释自然的理论工具,是我国古代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医学所特有的理论体系。(一)阴阳学说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对立统一的概念。一般来说,凡趋向于无形、明亮、活动、兴奋、向上、温热、向外、扩散、开放等特性者都属阳;与此相反的,凡趋向有形、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聚、闭阖等特性者都属阴。eg:天与地,日与月,

2、水与火,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上与下,生与死阴阳既可以代表两个有关的对立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例如,以人体部位来分,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体表属阳,体内脏腑属阴;气属阳,血属阴。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eg:10摄氏度的水60摄氏度的水100摄氏度的水另一方面表现于阴阳中复有阴阳。白天-上午-阳中之阳黑夜-前半夜-阴中之阴-下午-阳中之阴-下半夜-阴中之阳2.阴阳学说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美容理论

3、体系的各个方面,如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如,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具体到每个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即肾有肾阳、肾阴;肺有肺阳、肺阴等。损容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同其他疾病一样,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尽管其临床表现错综,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和阳加以概括。因此损容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应是调整阴阳,纠正过盛过衰,促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例如粉刺、酒糟鼻等为阳热之邪引起的,往往用寒凉药物以泄其热;阴虚体内津液缺乏,颜面不得容润而成黄褐斑,往往用滋补肝肾的药物以补其阴。(二)五行学

4、说1.概念“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构成。五种物质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2.基本内容(1)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古人运用五行学说,对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界事物采取“比类取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中,借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病理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木-

5、生发、柔和、条达、舒畅春东风肝胆火-温热、向上夏南暑心小肠土-长养、化育、承载长夏中湿脾胃金-清洁、肃降秋西燥肺大肠水-滋润、寒凉、向下冬北寒肾膀胱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物质和现象联系起来。(2)五行生克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滋生的关系。相生-相互促进、助长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孳生,循环无尽。相克-相互制约、克制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协调关

6、系下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辅相成,才能运行不息。藏象藏象指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脏腑脏腑即五脏和六腑。五脏-肺、心(心包)、脾、肝、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三焦:上焦-膈以上、喉咙以下心、肺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脾、胃下焦-脐以下的部位肝、肾、膀胱(一)肺与大肠1.肺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人体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吸入外界的氧气,并使之与

7、水谷精微相结合,而产生宗气。宗气由肺入心而输布到全身各处,以维持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同样,在美容与抗衰老过程中,肺功能是否正常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肺通过宣发功能,使营养精微物质充盈肌肤,润泽毛发。肺气足则皮肤润泽光滑有弹性,肺气虚则皮肤干燥,毛发憔悴枯槁,面色淡白。皮肤有吸收和排泄等功能,并且参与全身的代谢功能。皮肤的附属器汗孔,中医称为“气门”。“肺主一身之皮毛”。人的皮肤与毛发的荣枯与肺脏功能有直接的关系,其中面部毛孔的分泌功能是否能维持正常,也由肺气功能来决定。当人毛孔排泄功能不畅而堵塞时,人面部则容易生粉刺与痤

8、疮。所以这类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多半是从调理肺脏的功能入手,给予清热凉血,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大肠(1)功能: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的内容物,吸收其中剩余的水液使之形成粪便,最后由肛门排出体外。(2)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经脉上络于肺,肺的经脉下络于大肠。两者在生理病理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