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盲治盲新》ppt课件

《防盲治盲新》ppt课件

ID:26993263

大小:394.82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1-30

《防盲治盲新》ppt课件_第1页
《防盲治盲新》ppt课件_第2页
《防盲治盲新》ppt课件_第3页
《防盲治盲新》ppt课件_第4页
《防盲治盲新》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盲治盲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八章斜视与弱视概述斜视(strabismus)是指任何一眼视轴偏离的临床现象,可因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引起。在眼科学中,斜视与弱视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系统,描述斜视的术语很多,如果使用不当或不规范,则会引起概念混乱和误解。即使很优秀的眼科学家,也可能对斜视、弱视的理论了解不多。一、相关概念1.正位眼(Orthophoria)向前注视时眼外肌保持平衡,破坏融合后两眼均无偏斜的倾向。是一种理想的两眼平衡状态,是一种很少能见到的眼位,大多数人都有小度数的隐斜。2.融合(fusion)两眼同时看到的物象在视觉中枢整合为一个物象

2、。感觉融合和运动融合。3.主导眼(dominanteye)即优势眼。4.隐斜和显斜5.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6.第一眼位、第二眼位、第三眼位和诊断眼位二、眼外肌与眼球运动1.拮抗肌2.协同肌3.配偶肌表18-1眼球运动定律:神经交互支配定律和配偶肌定律三、双眼视觉及斜视后的病理改变1.双眼视觉的条件:视网膜对应,双眼所见物象大小、形状、明暗、颜色相似或完全一致,有健全的融合功能和协调的眼球运动功能。2.斜视后的双眼视觉异常:复视和混淆视3.斜视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抑制,弱视,中心旁注视和异常视网膜对应斜视分类斜视国际上通用的是根据不同因素分类

3、。1.根据融合状态分类:①隐斜:是一种被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②显斜:是一种不能被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③间歇性斜视:一种部分时间可被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属显斜范畴,为隐斜与显斜之间的过渡形式;④恒定性斜视:不被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2.根据不同注视位置,眼位偏斜的变化分类:①共同性斜视:眼位偏斜不随注视方向的改变而变化,也不因注视眼的改变而变化;②非共同性斜视:眼位偏斜随注视方向的改变而变化,也因注视眼的改变而变化,大多数非共同性斜视为麻痹性或限制性。3.根据注视眼分类:①交替性斜视:可以自主地由一眼注视交替到另一眼注视;②单眼

4、性斜视:只选择用一眼注视。4.根据斜视发生的年龄分类:①先天性斜视:生后早期发现的斜视,可能与出生时存在的缺陷有关,因为很少为生后即存在斜视,所以称婴儿期斜视更合适;②后天性斜视:生后较晚发生的斜视,一般发生在正常视觉功能发育一段时间之后。5.根据偏斜方向分类:①水平斜视;②内斜视或外斜视;③垂直斜视;④上斜视或下斜视,两眼可以自主交替注视时,诊断上斜视,而不能诊断下斜视;⑤旋转斜视;⑥内旋斜视或外旋斜视也可以为不同方向偏斜同时存在。如:垂直旋转斜视、水平垂直斜视等可以任何形式的联合。临床遇到的病人常具有以上几种不同因素。比如,根据斜视发生

5、时间确定为先天性者,可以是共同性的,也可以是非共同性的;可以是水平性的,也可以是垂直性的,或垂直水平性斜视;可以是交替性的,也可以是单眼性的等等。五、斜视检查方法【一般检查】1.询问病史要询问斜视发生的时间、症状。如患者为儿童,要询问母亲妊娠史、是否早产、顺产及出生体重;既往的照片;相关的诱因,如外伤、疾病等;斜视为恒定性抑或间歇性;是否视物成双。 要了解以前的治疗情况,同时观察病人是否有代偿头位。还要了解是否有家族史。2.视力检查与屈光检查常规视力检查。与斜视相关的有几点(1)一定要分别检查远、近视力;分别检查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2)对

6、有隐性眼球震颤的患者,双眼同时检查的视力明显比单眼遮盖所查的视力好。为避免或减少诱发隐性眼球震颤,在检查时保持双眼同时睁开,雾视一眼而检查对侧眼视力。用此方法可检查到实际视力。 屈光检查为斜视检查的常规内容,无论是否需配戴眼镜。15岁以下儿童验光需散瞳。3.望诊【专科检查】1.眼球运动功能检查遮盖检查:(1)遮盖-去遮盖实验:检查目的是发现显斜视,鉴别隐斜与显斜视。 方法:遮盖一眼,观察对侧眼,在遮盖的瞬间观察对侧眼是否有眼球移动,如发现有眼球移动则可确定对侧眼存在显斜。交换遮另一眼如未遮盖眼没有眼球移动,则说明该眼无显斜存在。如有眼球移动

7、,说明该眼有显斜视。去遮盖时,观察被遮眼的眼球移动情况,如被遮眼无眼球移动则说明该眼无显斜视;去遮盖眼如有从偏斜位返回正位的矫正性移动,则说明该眼有隐斜视。如去遮盖后该眼停留在斜位上,遮盖对侧眼后该眼才返回注视位,则表明遮盖眼有显斜视。(2)交替遮盖: 方法:遮盖板迅速从一眼移到对侧眼,再回来,反复多次,观察是否有眼球移动。如无眼球移动,说明该眼为正位;如发现有眼球移动,而单眼遮盖实验时对侧眼未见移动,则说明有隐斜存在。斜视角检查:(1)角膜映光法:角膜映光法有几种形式。1)Hirchberg法:该方法适用于两眼均有注视能力者。用手电筒照射

8、双眼角膜,斜视眼反光点偏移1mm,约为7°或15△。这是一种相对粗的斜视定量检查法。2)Krimsky法:该方法适用于一眼视力差,缺乏注视能力者。在被检查眼前放置三棱镜,令患者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