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的生长发育

作物的生长发育

ID:26994889

大小:728.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1-30

作物的生长发育_第1页
作物的生长发育_第2页
作物的生长发育_第3页
作物的生长发育_第4页
作物的生长发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的生长发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长江大学农学院使用教材:曹卫星主编《作物栽培学总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参考教材:曹立勇、丁艳锋主编《作物栽培学》日本,掘江武编著《作物栽培的基础》农文协,2004年3月第一版日本,掘江武主编《作物栽培学概论》学时:理论讲授6学时内容生长发育、生育期的概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调控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其与高产的关系与叶片相关的几个生理指标生殖器官的分化与发育作物发育过程的一般模式与器官相关1.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体积和重量的增加,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来完成,既包括营养体的生长也包括生殖体的生长。发育:器官、机能的质变过程,通过细胞、组织、器

2、官的分化,最终导致特殊花、果实、种子形成。狭义指生殖生长转变的开始。生长与发育在作物一生中是交织在一起的。发育往往需要特殊条件。2.生育期、生育时期的概念生育期:出苗---成熟总天数,用“日数”表示。对出苗和成熟都有严格定义。生育时期:在作物的全生育期中根据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划分成几个阶段称之为生育时期。但具体作物的时期划分尚不成熟、统一和完善。2.1生育期的意义生育期是作物栽培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生育期的长短一般而言由作物的“三性”决定。生育期与作物产量和作物种植制度密切相关,也与种植技术密切相关。2.2生育期是如何被决定的?2.3生育期是如何影响栽培制度

3、的的?2.4生育时期的划分现在并没有很好统一。主要是为了生产上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科研要求,由不同的人制定的,以水稻为例:(1)出苗移栽成熟(2)出苗花芽分化成熟(3)出苗幼分开花成熟(4)(5)营养期生殖期营养期并进期生殖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抽穗期灌浆成熟期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苗期本田期2.5生育期划分的“始-终”点概念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必须对各生育时期的“始-终”点进行界定才可能得出最终生育时期。首先,“始-终”点上必须确定可明确观察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其次,必须确定田间调查时的调查标准。一般以对象群体10%的植株达到标准时为该群体进入该生育时期,以对象群体10%的植株

4、达到下一生育期标准时为此生育时期结束(以及下一时期的开始),这段时间持续的天数为该生育时期的天数。但还有另一种经常出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营养生长:一般指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一般在生育前期。生殖生长:一般指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主要在生育后期。二者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线,把全生育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相互关系:目标多在生殖生长,但营养生长是基础;并且二者间矛盾大。4.种子的结构及其萌发种子类型有:(1)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豆类、麻类、棉花等。(2)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稻、麦、谷子等。(3)进行无性繁殖的根、茎:甘薯、甘蔗等。种子发芽前期的营养来自于

5、(1)子叶(2)胚乳(3)营养体健全种子的衡量标准:有活力,发芽率高,整齐度高,发芽势高。发芽条件:水分、温度、空气,其他特殊条件。4.1种子的寿命与休眠种子寿命:longevity,具有正常发芽率的种子贮藏年限一般1-3年,大豆较短,一般1年,禾谷类2年,蚕豆、绿豆达6-7年。与贮藏条件有关,如低氧、低温有利于贮藏。休眠:种子正常成熟后,4个条件均具备,但不能发芽的现象。休眠是农业上十分有趣的重要性状。休眠与多种因素相关。4.2种子休眠的原因与克服方法胚的后熟:林木种子多。低温和水分处理(层积)硬实:豆类。酒精、浓硫酸处理发芽抑制物:小麦。三羟基黄烷酮和五羟基黄烷。层积、高温

6、处理。4.3种子的萌发过程吸胀:吸收大量水分,需一定温度;萌动:强烈化学反应,会放出大量热量;需大量氧气和人工降温、补水;发芽:生理抗性减弱,需保温,后期应补充营养。人工催芽和播种应认真考虑上述原理。理解抢墒播种的道理。5.根系概述(1)单子叶植物根须根系,胚根(1-7条),节根,根的分布与后期保根的重要性(2)双子叶植物根直根系,1条发达主根+各级侧根。直根如受害后,直根系发育不典型。如移栽油菜和棉花,与倒伏相关联。根系的生长范围一般大于地上部,达到最大根重的时间也相应早于地上部,较大范围的根的存在对作物更为重要,既利于抗逆也利于高产。5.1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1)水分、养分

7、、O2(2)培肥土壤的意义(3)后期管理的技术:避免干旱,适度排水,营养协调6.茎生长概述单子叶作物茎。中空茎和实心茎。节,节间,居间生长。分蘖节,分蘖。分蘖的特性与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分蘖决定水稻、小麦产量。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拔节的概念。6.1单子叶作物分蘖发生及有效分蘖率6.2双子叶作物茎生长方式:单轴生长和合轴生长侧芽:每叶腋1个的有大豆、油菜、花生、芝麻等正芽+副芽:棉花分枝习性:强的有棉花、油菜、花生和豆类;弱的有烟草、麻、向日葵等节间长短:两种类型:短的和长的7.分蘖(枝)发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