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ID:26997484

大小:3.49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1-30

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_第1页
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_第2页
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_第3页
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_第4页
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LOREMIPSUMDOLOR患者安全目标 (2017版)患者安全目标更新进程历年《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一、2007版二、2008版三、2009-2010版四、2011-2012版五、2014-2015版六、2017版(最新版本)2016年11月发布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

2、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二)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三)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手写型腕带使用身份识别条码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认错人,这本来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但是在医院等诊疗场所确有不一样的性质。2015年美国CNN统计的25个令人震惊的医疗错误中,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有关的就有6个。患者身份识别是在《JCI医院评审标准》“

3、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中的第一条。例:2016年一例患者等待媳妇剖腹产的男子被当痔疮患者实施了手术。身份识别包括2个方面:1、在诊疗场所对正确的患者提供预期的诊疗服务。2、在转诊、转院等过程中准确地交接患者的身份信息。在患者身份核查时应主动、开放地询问患者,而不是让患者进行“是”或“否”的确认。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一)择期手术须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二)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该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规范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工作流程。(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的制度和流程,切实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

4、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四)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手术安全核查在美国,相关机构统计的不良事件中,手术错误(错误的病人、错误的手术方式、部位、侧向)、异物遗留体腔、用药错误、手术部位感染等一度高居榜首医院现阶段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核查工作流于形式,打钩游戏并不鲜见。2014年,WHO再度指出“安全的手术需要集体作出努力。”改进与规范手术患者安全核查、促进手术安全,我们---------在路上。、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有: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手术方式、部位、标识、麻醉方式、皮肤完整性、术中用药、有无过敏史、术前备血、各类管道通路、影像学

5、资料、使用仪器设备性能等。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肿瘤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度及流程。(四)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处方药或药店购买药物,目的是治疗疾病。如果用药不当或错误则反而是“帮倒忙”,易导致伤害或死亡等不良事件。在我们医院上报的不良事件中用药错误占2/3,是所有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部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012年仅用药不

6、当一项占比12-32%,并造成患者伤残甚至死亡。用药安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安全问题。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一)落实手卫生规范,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二)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三)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尽可能降低医院相关感染的风险。(四))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五)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并持续改进。(六)严格执行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流程建议:1、加强医院领导重视2、加大感控管理的人、财、物等资源使

7、用3、加强ICU、手术室、血液透析室、产房等重点部门的感控管理4、加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压系统、手术部位等医院感染主要发病部位的预防和控制。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一)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程。(二)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临床检验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征变化需要即刻干预的指标。(三)定期监测评估“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随着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危急值管理已成为衡量医院医疗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