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法》ppt课件

《中药熏洗法》ppt课件

ID:27009114

大小:2.63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1-30

《中药熏洗法》ppt课件_第1页
《中药熏洗法》ppt课件_第2页
《中药熏洗法》ppt课件_第3页
《中药熏洗法》ppt课件_第4页
《中药熏洗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熏洗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熏洗法云南省中医医院卯升月概述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一种外治方法。概述熏洗可分热用和温用两种。热用主要是利用热气使药力进入肌肤筋骨,以达祛寒解表、发汗透疹、舒筋通络、活血消肿之效,此法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寒痹痛、跌打损伤等症;温用则是将煎好的药汁晾至温度适宜时,只洗患处而不熏,一般用于治疗湿疹、癣以及女性阴道疾病等。历史渊源中药熏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处皮

2、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称之为“气熨”或“淋洗”等。早在《金匮要略》中已经记载:“狐惑之为病,……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历史渊源《礼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五十二病方》随马王堆汉墓出土,明确提出用中药煎煮的热药蒸汽熏蒸治疗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骆阮熏治痔疮;用韭和酒煮沸熏治伤科病症等。历史渊源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述了用煮黄柏、黄芩熏洗治疗创伤与疡痈症。唐宋时期,熏蒸获得

3、较快发展。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则记述了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治疗柳太后中风不语使其苏醒的方药与手法。历史渊源元明清时期熏蒸疗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日趋成熟完善。清代的《急救广论》和《理瀹骈文》是中药外治分支科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亦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疾病的诸多方面。作用机理间接作用:是指除了药物之外,温热刺激、机械物理等对局部的刺激,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而起到纠正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等作用治疗疾病。直接

4、作用:熏洗时药物通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深入腠理、脏腑各部位,直接吸收,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药理作用。作用机理①皮肤在热效应的刺激下,疏通腠理,舒经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②毛细血管扩张,行气活血,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同时排废排毒,使得机体气血畅通,代谢平衡,改善亚健康;③热效应温通解凝,能促进血瘀和水肿的消散;作用机理④热是治病因子“风、寒、湿”的克星,能有效排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对因“风、寒、湿”邪引起的疾病,热疗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⑤人体的肾,女性的卵巢、子宫,是喜温恶寒的器官,

5、热效应作用下,这些器官的血液循环加快,活性增强,调节并维持这些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改善肢体微循环利湿消肿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功效熏洗分类淋浴法全身熏洗法浸泡法手熏洗法熏洗疗法局部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坐浴法热罨法熏洗分类全身熏洗——利用中药对全身进行沐浴,适用于全身性疾病,也可作为一种保健方法。局部熏洗——利用药物浸泡对病变患处进行熏洗,适用于病变较局限的疾病或某些特定部位的病症。熏洗方法1.传统熏洗法:把药放在器具里(不锈钢的,瓷的,瓷砂的)。然后加些水煮沸,找好合适的姿势,把要熏洗的部位放在器具上熏洗,注意避免烫伤

6、。熏洗方法2.现代熏洗法:采用中药熏蒸机(药浴机)全自动人性化设计。把中药包放在中药煮蒸器中煎煮,使用者只要坐在机器里面享受蒸汽浴20分钟。适应症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等骨科疾病:软组织损伤、骨折恢复期等皮肤病:疖、痈、带状疱疹、湿疹、癣病等内科病:失眠等眼科疾病: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肛肠疾病:痔疮、肛门瘙痒男性疾病: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阳萎等禁忌症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等,均忌用全身熏洗。2、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救者,忌用熏洗。3、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

7、缺血,发生肢体干性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度)熏洗。禁忌症4、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熏洗。5、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6、有过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7、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进行熏洗。中药熏洗操作流程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避风,暴露部位应尽量加盖衣被,室温在20-22℃。2、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年老、儿童反应差者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浸渍的温度不可过凉,过凉起不到治疗的作用。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浸渍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注意事项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

8、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6、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注意事项7、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泡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