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doc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doc

ID:27037707

大小:76.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30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doc_第1页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doc_第2页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doc_第3页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doc_第4页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6年版)(征求意见稿)本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本规范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本规范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

2、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56。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产品名称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二)产品的结构组成1.中心吸引系统(1)中心吸引系统主要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组成。(2)中心吸引站是由真空泵机组、真空容器、管道、阀门、电控柜和真空仪表等设备组成的独立操作间。(3)中心吸引系统管路的末端,即输向患者的一端,连有快速

3、接头(或一般接头),插入(或连接)防止液体倒流吸引装置等。2.中心供氧系统(1)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组成。(2)中心供氧站为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制氧机供氧或联合供氧。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和安全阀(或释压阀)等组成。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制氧机供氧由制氧机、储气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3)汇流排由适当数量的氧气瓶、管道、过滤器、阀门、减压装置、仪表和切换装置等器

4、件组成。(4)终端由快速接头插座(或一般气体接头),可插入(或连接)氧气湿化吸入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组成。(三)产品工作原理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负压源是中心吸引站的真空泵机组,通过真空泵机组的抽吸使吸引系统管路达到所需负压值,在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产生吸力,提供医疗使用。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氧气气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气源氧气通过减压装置和管道输送到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提供医疗使用。(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医用中心吸引系统

5、、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应分别申请注册。(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应根据自身特点适用以下标准,但不限于引用以下标准:表1相关产品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91-2008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150-2011压力容器GB2270-1980不锈钢无缝钢管GB3836.4-201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0-2013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235-201

6、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8982-2009医用氧气GB/T14976-201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GB/T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J235-198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198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Y/T0186-19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7-19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7、通用技术条件YY/T0466.1-200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YY/T0799-2010医用气体低压软管组件YY0801.1-2010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终端第1部分:用于压缩医用气体和真空的终端如有新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应执行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六)产品的适用范围/预期用途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适用于医用中心供氧。(七)产品的主要风险及研究要求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在进行风险分析时应符合YY/T0316-20

8、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要求。企业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至少应考虑表2中的主要危害,企业还应根据自身产品特点确定其他危害。针对产品的各项风险,企业应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表2产品主要危害危害的分类危害的形成因素可能的后果生物学危害生物污染生产环境污染产品,如外来的纤维、粉尘、细菌等其他杂质;吹洗不当供氧系统带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