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

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

ID:27037959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30

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_第1页
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_第2页
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_第3页
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_第4页
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浅析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对脑认识之异同回族医学与中医学皆为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渊源有自,加之哲学思维、人文背景、地理环境和风俗文化等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本民族特色的医药理论体系。尽管如此,在漫长的东渐历程中,回族医学与中医学相互汲取精华,以充实和完善自身的医学理论体系,所以二者既有显著的区别又有共识。如对脑的认识,回族医学与中医学具有异同点,笔者从脑的发生、结构、功能、病因、辨证和治法等方面加以探讨。  1脑的发生  回医认为脑的发生始于胚胎发育的第三个月,脏腑既成、六腑次

2、第皆具,耳、目、口、鼻、四肢、百体,悉皆分著的定质品之期。清刘智《天方性理卷三内外体窍图说》[1]说:此胚胎三月之象也。二月之胎,先是表里分形,至此则表里各有变化矣。其表之属土者,化为周身之内。属水者,流为脉络之路,其里之属气者,化为心之质。属火者,发为灵明之孔,而对峙于心之左右。心身既成,而即于心身之间,结聚四脏,以为四行专住之位。四脏既成,而六腑亦次第皆具。耳、目、口、鼻、四肢、百体,悉皆分著,是为定质品也,夫一身之体窍。皆脏腑之所关合,而其最有关合于周身之体窍者,唯脑、盖脏腑之所关合者,不过各有所司,而脑则总司其

3、所关合者也。此阐述了胚胎三月之象,即四脏、六腑依次而成,耳、目、口、鼻、四肢、百体,悉皆发育,并重点强调了脑的生成及发育。  中医认为脑的发生由三部分构成。一始于先天之精而化生脑髓。认为脑由先天之精所化,如《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二充养于水谷之精。《灵枢五瘾津液别论》说: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益脑髓。三合化于脏腑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由此可见,回医与中医皆认识脑的发生始于胚胎发育。然回医认为脑的发生基于表之土、里之气,而中医则认为脑的发生与先

4、天之精、后天水谷之精和脏腑之精密不可分。  2脑的结构  杜文秀《古兰释义八千题》[2]中记载脑与脊髓外有三层被膜包裹(外层硬膜,厚而坚韧,由胶原纤维组成;中层蛛网膜,薄而透明,疏松网状;内层软膜,有丰富血管及营养作用)与现代医学研究较为贴近。  回医学还科学的提出了脑有脑前部、脑前中部、脑中部、脑中后部、脑后部的定位之不同。刘智《天方性理》[1]说:总觉者,总统内外一切知觉而百体皆资之以觉者,其位离于脑前想者,于其已得之故,而追想之以应总觉之用也,其位次于总觉之后。虑者,即其所想而审度其是非可否也,其位寓于脑中。断者

5、,灵明果决而直断其所虑之宜然者也,其位次于虑后。记者,于凡内外之一切所见所闻所知所觉者而含藏之不失也,其位寓于脑后。较为完整科学的论述了大脑五种知觉功能在脑中的定位。  中医认为人脑即泥丸[3]大体上分为九瓣或称九宫,即四方四隅,并中央,皆为神灵居住之所。如《黄庭内景经》说:脑神精根字泥丸、泥丸百节皆有神。务成子注:泥丸,脑之象也。泥丸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泥丸是指整个脑,有九宫百节;狭义的泥丸指泥丸宫,又称丹田宫,是脑九宫结构之一,位于脑的中央。如《金丹正理》说: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有一宫,谓之泥丸为元神所住之

6、宫。  由上可知,回医与中医皆通过解剖层面和具体定位上认识脑的结构。然回医较为科学的提出了大脑五种知觉(总觉、想者、虑者、断着、记者)功能在脑中的具体定位。  3脑的功能  3.1回医对脑功能的认识回医认为脑的功能包括脑是精神本能活动的邸宅、主司感觉和运动、百脉之会。  3.1.1脑是精神本能活动的邸宅回医认为脑系精神活动的中枢,统领人体的生命活动,诸如心跳、呼吸、吞咽、排泄二便等生理活动,均由脑所主宰和调节。脑能主宰全身,则脏腑组织得其所主,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则表现为生命力旺盛,健康无恙。若大脑有病,则脏腑组织失其

7、所主,功能紊乱,生命活动障碍而诸病蜂起,甚则生命活动终止。清刘智《天方性理》[1]说脑者,心之灵性与身体之精气相为缔结而化焉者也。这反映了回族医学将人体的思维情感活动与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结为一体的观点,是将人体结构的研究与生命过程的研究相结合的典范,是认识观与过程论的相互补充。  3.1.2脑主司感觉和运动回医认为脑为人体主脏,主管全身的运动和感觉,是人体运动系统和感觉系统中枢。[4]《天方性理卷三知觉显著图》[1]说:运动者,因其知觉之所至,而运动以应之清刘智《天方性理》[1]:知觉之为物也,其用十:五寓于外,五寓于内

8、。寓于外者,视、听、尝、臭、触也,寄之于耳、目、口、鼻、肢体。寓于内者,日总觉、曰想、曰虑、日断、曰记,其位总不离于脑。[4]这阐述了回族医学将人体的感知活动总司于脑的理论。  3.1.3脑百脉之会回医认为本文由.L.收集整理百脉发于脑,复会于脑。即百脉由脑起,再通过脑的运输、传导、调节系统经百脉传输四肢百骸。清刘智《天方性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