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兼论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兼论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ID:27052020

大小:1.08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1-30

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兼论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_第1页
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兼论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_第2页
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兼论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_第3页
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兼论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_第4页
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兼论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兼论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流程〉、〈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专家评审规则〉的通知》2005.08.08《关于中央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资发分配[2005]135号2006.03.29《财政部关于国有金融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06]18号2005.12.19《关于企业年金方案和基金管理合同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5号2006.11.01《关于企业年金基金银行账户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40号2006.

2、2.152007.01.01《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06]3号2006.2.152007.01.01《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财会[2006]3号2007.01.312007.01.31《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7]56号2007.03.262007.03.26《企业年金基金债券账户开销户细则》中债字[2007]22号2007.09.12《关于中央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7]152号2007.4.24《关于做好原有企业年金移交工作的意见》劳社部发[2007

3、]12号2008.2.29《关于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34号2009.6.2《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2009.12.10《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劳动保障部组织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工作,分别于2005年8月和2007年9月公布了两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共有38家机构获得59个资格。2006年劳动保障部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接收新的企业年金计划,新建立的企业年金计划要由具备企

4、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之前建立的企业年金计划,须在2007年底之前移交给具备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①此规定一出,标志着社保退出,企业年金全面进入信托模式的市场化运作,迎来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养老金市场。中国企业年金目前已经积累了2千多亿元的资金,世界银行预计中国2030年年金将达到15万亿元②。同时麦肯锡公司也预测,①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34号).2006. ②杨长汉.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2.第2页共43页---------

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未来5年国内企业年金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从此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年金市场潜力巨大。应运而生的养老保险公司,势必将在企业年金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现已成立5家养老保险公司,太平养老、平安养老是第一批获得资格,尤其是太平养老最先在辽宁开展试点工作。之后,国寿养老、长江养老、泰康养老成立。其他如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中英人寿、生命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也对企业年金业务产生浓厚的兴趣。太保集团于2009年12月通过太保寿险和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持有长江养老保险51.75%的股权,并取得养老保险

6、业务的牌照,也将进入企业年金市场。本文希望能够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和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充分借鉴国际和类似行业的经验,对养老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2005.2文献综述2005.企业年金制度的分析国家“211工程”重点分析项目《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键问题分析》③一书,以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模式为基本框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除了对世界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趋势以及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介绍外,还针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第一次提出了养老保险体系“适度发展与梯

7、度对接”的理论。《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④重点分析了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初期阶段的经营运作模式,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和企业年金业务流程管理规范。邓大松、刘昌平所著《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分析》⑤系统地论述建立我国企业年金制度须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全面、科学的设计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实施方案。此书是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重要参考著作。林义、彭雪梅、胡秋明⑥进行了企业年金营运方式的比较分析,着重分析了保险公司运营企业年金的方式,对我国寿险公司开拓企业年金市场给出了思路。郭琳⑦在比较分析国内外企业年金制度的功能定位之后,探讨各主体行为模式的形成机制,并根据

8、制度变迁分析的结果,对企业年金制度的治理结构、运行框架、监③穆怀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