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色理论在印刷中的应

光色理论在印刷中的应

ID:27060168

大小:1.7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30

光色理论在印刷中的应_第1页
光色理论在印刷中的应_第2页
光色理论在印刷中的应_第3页
光色理论在印刷中的应_第4页
光色理论在印刷中的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色理论在印刷中的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光色理论在印刷中的应用第一节光色理论一、光源印刷使用标准光源的色温:——5000K(D50)或6500K(D65)——显色指数:≥90(显示固有色的能力)连续光谱的光源具有良好的显色性。——照度:500~1500lx二、颜色的类别与特征1.类别彩色非彩色2.特征色相——由物体表面反射到人眼视神经的色光来确定。明度——一般认为,彩色物体表面的反射率高,它们亮度就大。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洁性。第二节三原色油墨的色彩 测定与评价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一、三原色油墨1.色料三原色:C、M、Y2.颜色特性二、色彩测定A、B两组油墨,由反射

2、密度计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结论:A组油墨比B组油墨色相准,饱和度大,反射率高,色相误差小,灰度小,效率高,故色彩鲜艳,组色范围大。三、色彩评价——GATF彩色色环图第三节彩色印刷中色彩的形成一、印刷品的色彩形成1.网点叠加——印刷品的暗调区域2.网点并列——印刷品的高调区域3.色墨调配成色4.图像阶调的三个区域亮调——中间调——暗调30%以内——30%〜70%——70%以上第三节色彩的辨别一、比色的照明光源1.稳定的间接日光——北窗自然光2.人造“白光”光源色温:6000〜6500K照度:约500lx显色指数:85以上照射角度:垂直

3、观测角度:45⁰二、纸张的白度三、纸张的平滑度四、纸张的吸收性1.印刷时印迹墨层由湿变干,颜色会由深变浅。2.对于不同吸收性的纸张,变浅的程度不同;在不同吸收性的纸张上要印出相同的黑色,吸收性大的纸张耗墨量大。五、环境色的影响大色块对小色块有影响,产生色错觉,偏向于大色块的相反色(补色)。第四节网点复制与色彩再现一、网点的线数与角度1.网点线数——单位长度内,所容纳的相邻网点中心连线的数目叫做网点线数。线/inLPI6080100120133150175200线/cmLPC2432404854607080二、网点百分比——单位面积网点

4、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三、网点的扩大规律1.机械网点扩大——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改善的。2.光学网点扩大——是无法避免的,当纸张确定后,这种扩大是不能改善的。2.网点角度——相邻网点中心连线与基准线的夹角称为网线角度,也称网点角度。第五节色序分析一、色序安排的一般原则1.网点面积覆盖率小的颜色先印2.透明度差的油墨先印3.粘性大的色墨先印4.暗色先印5.有平网和实地叠色时,平网先印6.根据机型排列色序7.根据画面的特点定色序举例:一般四色机的色序为:K、C、M、Y当印刷自然风光、山水等风景画时,色序为:K、M、C、Y;当印刷的画面是人物时

5、,色序为:K、C、M、Y;单色机的色序为:Y、M、C、K;或K、C、M、Y;二、色彩逼真的条件1.纸张的白度和吸收性2.色墨的调配与色度值传递转移的保真性3.网点的完整复制4.油墨的着色力和乳化、冲淡剂的影响5.印迹墨层厚度的影响6.色序、叠印率的影响7.辨别色彩的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