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

ID:27061095

大小:6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30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_第1页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_第2页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_第3页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_第4页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论文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青少年犯罪更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从根源上对策、防治。使祖国的未来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材。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上升态势,且犯罪手段呈现成人化、犯罪年龄呈现低龄化,犯罪性质呈现暴力化,犯罪方式呈现团伙化、残忍化,更有甚者,女青年的犯罪人数激增,重新犯罪率提升,都在体现着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多样性

2、、突发性和复杂性。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青少年自身的自控能力差、模仿能力强,易受外界影响,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被人利用,头脑冲动行事,心理承受能力弱,都是导致犯罪的原因,家庭的不和睦,父母的经常冲突,感情不和,不停息的争吵,是青少年思想发展的最大障碍。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生惯养,生活起居中的大包大揽,都会使家中的“小皇帝”变成“小囚犯”。学校中的重视智教,轻视德教行为,使青少年思想品质道德滑坡,自私自利,容易产生对抗逆反的心理和行为,久而久之,容易引发违法犯罪。教师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区别对待。对差生给

3、予的不是关心、帮助,而是批评挖苦,极大刺伤青少年的自尊心。受到社会坏分子的引诱,就会自暴自弃,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解铃还需系铃人”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还要从社会、家庭、学校诸方面齐抓共管,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防治体系。国家对此问题应高度重视,动员全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关心。社会应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司法部门要有针对性开展“严打”,禁毒禁赌,“黑网吧”要铲除,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做好普法工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做孩子的好榜样,对孩子应严爱结合。给孩子的成长指明方向。只有我们共同

4、努力,青少年犯罪一定会减少或成为可受控状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跨世纪的劳动大军和科技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对青少年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青少年犯罪对社会治安形势影响很大,教育工作直接受到挑战,而且,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据

5、统计,当前青少年犯罪成员已占全社会犯罪成员的70—80%,由此,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如何预防和防止犯罪,成为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1、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增加迅速,据统计,在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已突增到70%以上,而且至今仍居高不下,所犯罪行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经常表现为抢劫、故意杀

6、人,盗窃、邦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2、青少年犯罪出现低龄化,80年代,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据统计,某地区1998年以来,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当中小学生犯罪人数的41.7%,其中刚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4岁的孩子竟占13.5%。3、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低。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好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甚至没上过学,初中(含初中中专)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中,农民,无业人员占很大比例,高达90%以上,他们为什么会辍学或不上学,这就关系到家庭和学

7、校对未成年人教育的问题。4、青少年犯罪类型增加,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为新类弄比以往明显增多,盗窃、抢劫、流氓、强奸、伤害、绑架等,其中主要是盗窃和抢劫,约占75%左右,近几年,涉毒、涉抢、赌博、卖淫嫖娼和拐卖人口等犯罪日益增多,女性青少年涉案原因和领域增多,传统上,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是财产和感情问题,而如今却成了性乱问题,暴力倾向及团伙犯罪,一些青少年为了解脱身心压力或寻求精神刺激,吸食毒品并因吸毒引发抢劫、贩毒、卖淫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5年约52万,

8、1999年为68万,吸毒人数中,吸食海洛因的71%,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9%。5、团伙犯罪多,暴力性强。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中75%属于团伙作案。青少年虽然年轻力壮具有体力优势,但由于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缺乏作案经验,对犯罪心理压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