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ID:27061608

大小:327.3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30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_第1页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_第2页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_第3页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_第4页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一、公司治理的实质及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背景二、公司内部权利结构的新界定三、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模式和经验模式四、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一、公司治理的实质及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背景(一)公司治理的含义及实质1。关于公司治理含义的四种解释(1)公司治理是所有者、董事会和公司高级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任、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管理公司。(2)公司治理是一整套法律、

2、文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以及在公司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当中,由谁来控制公司,怎样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等。(3)公司治理包括董事和董事会的思维方式、理论和做法,它涉及的是董事会和股东、高层管理部门、规制者和审计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因此,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行使权利的过程(4)公司治理就是借以委托董事、使之具有指导公司业务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制度,是以责任为基础的。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应能够提供规制董事义务的机制,以防止董事滥用手中的这些权利,从而确保他们为公司的最佳利益而行动。2。公司治理的实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旨在对公司

3、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和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以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制衡机制(二)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背景1。美国:经理阶层收入过高和经济竞争力下降(1)有资料显示,美国大公司经理人员收入的增加与公司绩效之间缺乏正相关性。有学者对美国150家大公司经理报酬进行研究,发现当每股的收益上升10%,经理人员基本薪金和年度奖金就上升13。4%。而当每股收益下降10%,经理人员的报酬却上升4。1%,甚至每股下降55%,经理人员的收入仍跟过去一样。现在,大公司总经理年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已不罕见。(2)80年代中期,巨额联邦赤字和贸易赤字;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和投资率;美国产品对日本和德

4、国缺乏竞争力。一、1980年美国联邦赤字738亿美元,1988年达2123亿美元。二、美国贸易自1976年以来一直是赤字,1988年达到1370亿美元。而日本1987年的赢余是804亿美元,为世界之最。三、1960年-1984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4%,日本则为8。3%。四、经济增长率,1980-1987年,美国为2。7%,日本则为3。7%。五、1988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3318美元,美国19733美元。2。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陷入持续衰退。3。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休克疗法和内部人控制。(1)休克疗法:在极短时间内,通过紧缩财政和信贷、放开物

5、价、货币自由兑换、私有化,以实现经济稳定的措施。(2)内部人控制:前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靠政府的优惠政策,成为本企业股份的主要持有人,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营行为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规范。4。中国:国有企业亏损和资产流失及内部人控制。二、公司权利结构的新界定(一)对“两权分离”理论的再认识“两权分离”理论的含义: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经济关系的体系;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各项权能可归结为所有权和经营权,且两权即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两权分离理论的缺陷:将所有权与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割裂开,否定了所有权的统一性;将控制权与经营权相混淆,否定了所有权的主导性

6、“经理革命”论与两权分离理论的比较:1。贝利和米恩斯将控制权理解为所有者对董事会的支配和监督,两权分离指股东丧失人事权;“两权分离”理论强调分权,突出法人财产权。2。贝利和米恩斯认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股东利益会受损,两权分离理论则认为这样可以下放企业自主权,实现政企分开。3。贝利和米恩斯不认为两权分离是效率的源泉,也不是股份公司的本质特征。(二)对现代企业制度权利结构的新界定1。公司所有权(corporateownership)该权利是公司出资人的权利,它决定着公司剩余的分配,是公司控制权的基础。2。公司控制权(corporatecontrol)该权利本质上是决定公司董事

7、会成员任免的权利,该权利属于所有者或股东。3。公司治理权(corporategovernance)该权利是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管理和经营行为进行监控的权利。4。公司经营权(corporatemanagement)该权利是公司经理人员所从事的公司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等。三、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模式和经验模式(一)公司治理的理论模式股东中心论该理论认为,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公司的经营目标自然首先要体现股东意志和要求。为了实现这也目标,公司的权利机构都要以股东的意志和利益为发挥作用的基础,股东大会是体现股东意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