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及其地质作

冰川及其地质作

ID:27064723

大小:3.22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1-30

冰川及其地质作_第1页
冰川及其地质作_第2页
冰川及其地质作_第3页
冰川及其地质作_第4页
冰川及其地质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冰川及其地质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2011年2月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第一节 冰川的概述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第二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第四节 冰川作用及其原因陆地上的水体分为液体和固体,所有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的总量仅占陆地淡水总量15%,其余85%的水以固态的形式构成冰体。大约十分之一的地球陆地表面被冰川覆盖。这些陆地上的冰体,在由于地面坡度和冰体厚差异所产生的侧压力的作用下,能产生缓慢地运动。陆地上终年缓慢流动着的冰体为冰川。冰川:是在重力和压力的影响下由雪源地向外缓慢移动着的

2、冰体。冰川是自然界的一股巨大刻蚀力量,是大自然开谷移山的一种壮观景象。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低于零度的固态水称冰ice,其结构与石英很 相似(六面体)。 ●封冻的河流称冰河;但它并不是冰川。 ●冰川冰:由积雪压实而成的冰体。分布于雪源区,是高纬度区主要的外动力作用因素。 ●它在重力作用下可由雪源区向外长期缓慢运动。 ●古冰川是研究地球演化、地壳运动的一把钥匙,也是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理论建立的支柱证据。 ●研究我国冰川最有成果的是中科院兰州冻土研究 所。我国冰川研究的泰斗人物是南京地理所的施 雅风资深院士。

3、乌鲁木齐市南80km的冰达坂为世界闻名的现代山岳冰川,研究程度很高。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全球冰川面积共15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极和格陵兰的冰体占1465平方公里。这种大面积的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冰川称大陆冰冰川(冰盖)。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另一部分冰川零星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和高原上气温在零度以下的地带;这部分冰川称为山岳冰川。1.什么是冰川?冰川是怎样形成的?2.冰川有哪些基本类型及特征?3.冰川的运动?4.冰川的剥蚀作用及冰蚀地貌?5.冰川的搬运

4、作用及特点?6.冰川的堆积作用及冰碛地貌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第一节 冰川的概述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第二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第四节 冰川作用及其原因一.冰川的形成1.雪线及其影响因素雪源区:终年积雪区;一年之内积雪不会全部融化或升华的地区。 ●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限为雪线。 ●雪线的分布与下列因素有关:a.气温:纬度高者,气候冷,雪线低;反之,如赤道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就高。b.降雪量:雪量大易成冰川,雪线低。c.湿度:干燥寒冷的地区雪线较高。d.地形:平缓处和背阳

5、处积雪易保存,雪线低。第一节冰川的概述2.成冰作用(成冰过程)在两极或低纬度的高山地区,降水主要以雪的形式降落,长年累月就聚集而形成终年积雪区的雪源。刚降落的雪称新雪,其形状多为六角形,充满空气,密度非常小,新雪通过圆化后变成圆的、较致密的颗粒称粒雪。粒雪在上层雪的重压下发生缓慢的沉降压实和重结晶作用,使其粒雪变成粒状冰。粒雪冰进一步受压,排出气泡,就变成浅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在上部冰雪压力和本身的重力作用下而运动(冰川)。第一节冰川的概述积雪成冰●需经四个阶段:雪花→在静压力下局部熔融,排掉部分空气,重结晶

6、→变为粒雪(白色的压实冰晶0.5-5mm)→再 压实,重结晶长大,进一步排去空气→变为粒状冰(乳白色)→重结晶,增粗,变致密 →变为冰川冰(兰色,比重0.9)。第一节冰川的概述成冰过程太阳辐射压力、温度压力(重力)新鲜雪花粒雪冰体冰川重结晶反复融、冻流动●通常,积雪厚度达50米时,底部积雪就可转变 为冰川冰;冰川冰由高向低运动,就成为冰川●以雪线为界划分为:冰川积累区(温带高山形成 粒雪盆)和冰川消融区(温带高山形成冰舌)。1)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冰量增加,扩展延长。2)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冰量减少,冰川退缩

7、。3)积累=消融蒸发:冰川规模不变。第一节冰川的概述3.研究冰雪的意义冰雪携带有大量古气候、古环境的信息!●气候的变化历史(最老冰盖有100万年)。●不同时期大气的气体成分、压实程度、干扰大气层的因素、大气层的化学成分(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同位素、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es、无机+有机物)与大气化学过程。 ●人类历史以来的火山活动及其特征(一次大火山爆发,一般要1-3年、有时4-5年才能降落到南极冰雪上)●生物化学循环与生物进化过程。●美苏核大国60年代进行的频繁核试验均被南极冰雪所记录。在南极

8、研究冰川,一般在冰川流动很小的古山顶平台上钻孔取冰芯,辅以井槽探测。第一节冰川的概述二、冰川的运动冰川冰在常压下是一种脆性物体,但是冰川下部的冰川冰在上覆冰雪的压力作用下可变成塑性体。冰川的运动速度一般极其缓慢,日平均不过几厘米,快的也不过数米,肉眼很难观察到。其运动方式分为基面滑动和塑性运动。第一节冰川的概述由于冰川不同部位的运动速度不同,底部和两侧基岩因摩擦而运动慢;上部和中间运动快,这种差异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