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

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

ID:27071185

大小:61.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摘要】目的:观察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有可比性。1.2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08年《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1],临床表现为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肺部闻及中、细湿令音。X线全胸片可见小片状、斑片

2、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或为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增强或降低。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病毒学检查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1.3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粘稠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重症则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1.4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肺炎喘嗽的诊

3、断标准;(2)中医辨证属风热闭肺证者;(3)年龄1〜5岁;(4)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5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营养不良、徇偻病、哮喘及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消耗性疾病者;(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肺发育不良、吞咽功能不全者;(3)既往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者。2研究方法2.1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敏感抗生素、支气管解痉、止咳和一般对症治疗,必要时吸氧。其中支原体肺炎选用阿奇霉素静滴,细菌性肺炎选用西林类或头孢类抗生素,解痉止咳选取氨茶碱静脉点滴及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

4、,化痰选用氨溴索,以及退热等对症处理。2.2治疗组患儿则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方法:使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仪(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生产HY-D03型),将已加适量药液(炙麻黄、苦杏仁、甘草、石膏汤剂浓缩剂)的贴片放在的电极上,置于患儿双侧肺腧穴,按治疗键开始治疗。每次20分钟,每天1次。2.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每日体温、咳嗽、气喘、肺部令音等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消失时间,2.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相关规定[2]痊愈:用药3d内体温下降,1周内退至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X

5、线胸片示肺部阴影基本吸收;有效:用药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体征较前明显好转,X线胸片示肺部阴影较前吸收;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有效)/nX100%。2.5统计学处理:本次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13.0进行处理,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利用t检验且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对于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4讨论小儿肺炎喘嗽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行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热咳痰喘煽是肺炎喘嗽的典型症状,而风热闭肺型占大部分。治疗原则为

6、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其中麻黄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两药相配,既能宣肺,又能泄热。杏仁苦降肺气,止咳平喘,既助石膏沉降下行,又助麻黄泻肺热。炙甘草顾护胃气,防石膏之大寒伤胃,调和麻黄、石膏之寒温。共奏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王秀芳[3]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结果显示对小儿急性肺炎的总有效率迗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对病毒感染更优于细菌感染。本研究采用麻杏石甘汤经皮给药方式,减少了服药的痛苦,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迗92%。中

7、频脉冲电治疗是近十年来新兴的经皮给药方式,集中药疗法、针灸疗法于一体。中频脉冲[4]电流有明显的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的作用,可使皮肤温度上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开放的毛细血管数目增多。故可将电极贴片上的中药有效成份直接经皮吸收,即靶向给药,这种给药既避免了口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破坏,又避免了小儿服药的痛苦。另外,中频电流对皮肤感觉神经刺激引起的是一种舒适的振动感,这种刺激不会引起痛纤维的兴奋。因此中频电流作用时可以使用较大的电流强度来引起深部肌肉强烈地收缩,但不致引起电极下的

8、烧灼刺痛感。这与针刺穴位有异曲同工之处。本研究选用双侧肺腧穴进行治疗,肺腧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位,为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鼻塞等肺系疾病。故通过刺激肺腧穴,可以迗到止咳平喘之效。本研究显示,从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可以看出对照组在咳嗽气喘消失,肺部令音消失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效果显著。而张雪雁[5]等人在使用抗生素3d后的支气管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