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

ID:27081750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_第1页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_第2页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_第3页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对我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的种类、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县2004~2007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58.13/万;出生缺陷儿死亡率21.27/万;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乡镇高于城镇;围产儿男性发生缺陷的比率高于女性;35岁以上的孕妇是发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出生缺陷种类前6位的是:总唇裂、神经管发育畸形、多指(趾)、外耳及其他畸形、肢体短缩、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的力度和广度,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减少

2、残疾儿的出生。【关键词】出生缺陷干预措施为了解我县围产儿出生缺陷种类、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我县人口出生素质。现笔者对2004~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我县2004~2007年所有接产单位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产、死胎的围产儿,但不包括计划生育引产的围产儿。1.2方法根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手册》制定的23类主要出生缺陷的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由接生医生填写“出生缺陷登记卡片”,由妇幼人员填写“围产儿数季报表”,并把所有资料上报到县保健院进行汇总

3、统计。  2结果2.1出生缺陷率围产儿14107例,出生缺陷8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58.13/万,缺陷儿死亡率21.27/万,具体情况见表1。表1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死亡率2.2出生缺陷种类目前我县出生缺陷种类有16种,分别是总唇裂16例(包括唇裂5例,腭裂4例,唇腭裂7例),神经管畸形15例(包括脊柱裂2例,无脑儿6例,脑积水7例),多指(趾)13例,外耳及其他畸形11例,肢体短缩6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马蹄内翻3例,足外翻3例,尿道下裂2例,消化道闭锁2例,手腕畸形2例,单鼻孔1例,头皮缺损1例,面部畸形1例,颈部畸形1例,胸腔畸形1例。暂无

4、有关染色体发育异常导致畸形的报告。出生缺陷种类的发生率前6位的具体情况见表2。2.3不同性别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大于女性,从表3所见,P=0.19>0.05,差异无显著性。2.4城乡出生缺陷率根据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统计,乡镇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城镇。但从表4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概率P=0.55,>0.05,城乡出生缺陷发生的差异是随机性的,差异无显著性。表2出生缺陷发生率前6位的具体情况表3不同性别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表4城乡出生缺陷发生率2.5产母年龄与出生缺陷发生率产母年龄35岁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产母年龄

5、组,具体情况见表5。2.6诊断依据7天内通过临床观察、体检诊断出生缺陷69例,占84.15%,产前B超诊断13例,占15.85%。具体情况见表6。2.7缺陷儿父母文化程度分布情况从表7所见,按文化层次分为5个级别,缺陷儿的发生城市以高中和初中较集中,农村以初中、小学为集中。具体情况见表7。表5产母年龄与出生缺陷发生率表6出生缺陷诊断依据表7缺陷儿母亲文化程度分布(责任编辑:admin)3讨论从表1所见,我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8.13/万,但是统计的82例出生缺陷是通过肉眼和B超诊断的,对不明原因的死胎、先天性心脏病、内脏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等

6、畸形种类,受基层的诊断、检查技术及设备的影响,出生时不能立即诊断,所以实际出生缺陷发生率远远高于此。从表2所见,我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居第二位,他的发生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可通过在孕前期和孕早期补充叶酸,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1]。可是,近几年婚检人数的大幅降低,使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减弱,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淡薄,削弱了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工作的监测管理力度,是导致上述畸形发生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通过4年的出生缺陷监测统计资料收集表明,产母年龄>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是发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宣传出生缺

7、陷高龄孕妇孕育产生的危害,同时对高年龄的孕妇要特别加强监护,充分发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二级预防工作的作用,控制缺陷儿的孕育,减少出生陷缺儿的出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大于女性,与全市出生缺陷监测所统计的一致,但从统计学进行分析,概率P=0.19,>0.05,说明男女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出生缺陷发生率乡镇高于城镇,与全市出生缺陷监测统计的相反。但从统计学进行分析,概率P=0.55,>0.05,城乡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但从孕妇的年龄、胎次、对本次妊娠的态度、文化程度等方面,结合社会多方面的因素,统

8、计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乡镇高于城镇是与社会状况相吻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