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

分析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

ID:27094442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分析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_第1页
分析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_第2页
分析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_第3页
分析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_第4页
分析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花腰傣歌舞音乐的民族特点一、舞蹈音乐旋律中的民族性特征一个民族音乐旋律表现出的不同色彩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过程中审美选择的结果。一个民族音乐特有的旋律会使得人们在感知该民族音乐时具有一种独特的听辨力,从而加深对该民族音乐的接受与了解。在引入《生产?劳作》这一部分的音乐,一开始是由男声演唱的一段傣语原生态歌曲,歌曲以一段时隐时现的电子音乐做背景,把花腰傣原生态民歌完整的展现出来,使观众在现代舞蹈音乐以电子合成音乐为主的声响效果中充分领略花腰傣原生态民歌的独特魅力。之后,在新平随处可见的牲畜脖子上挂的铃铛打出几个简单节奏轻摇铃声后,传来鸡、牛、鸭、羊等动物的

2、叫声和着小溪流淌声与小鸟叫声,一幅农耕场景通过听觉展示在观众面前。通过对听众听觉上的引导,使听众对花腰傣生活的农耕环境有了一个不自觉的判断,这里舞蹈音乐把花腰傣的生活与生产劳作的原生态环境潜移默化地展示给了听众。在《花腰宴舞》整部歌舞剧中的演唱部分,音乐着力于突出花腰傣民歌的旋律风格特征。花腰傣音乐中吟、颂占的比例较大,如在序幕中每一个小段音乐的开头,大多采用了吟、颂的音乐表达方式。在《生产?劳作》音乐中女声独唱部分的旋律,曲调婉转柔美,歌曲中多次用到“嗯、洒啰”等衬词。旋律在以宫调式为主的基础上进行多次转调,在柔美的背景音乐衬托下反复吟唱,旋律在反复过程不断的变化

3、、发展使该主旋律时值不断得到拉伸,通过音乐旋律的变化突出花腰傣女性羞涩、温柔的民族性格。在《多情的花街》对唱部分,旋律以级进为主,辅以三度、四度的跳进,在这一部分中旋律以五声宫调式为主,在旋律衔接中也有商调式、羽调式出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这段音乐主要突出了花腰傣五声宫调式为主的民族调式特征。由上可以看出,花腰傣音乐具有旋律音域相对狭窄的特征,在花腰傣的音乐中,旋律一般轻柔、舒缓、以级进为主,一般在八度以内,跳进的旋律音程相对较少见,在演唱中装饰音的使用较频繁,衬词的使用如“嗯、呢、喂撒啰”等较为常见,在演唱发声时常常使用鼻腔轻柔共鸣,营造出嗲声嗲气的声音效果。在

4、调式上表现出了调式融合的特点,特别在《生产?劳作》中女声独唱部分旋律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一乐段内乐句间反复出现调式间的交替,进一步强化了花腰傣五声宫调式的民族性特征。二、舞蹈音乐节奏中的民族性特征节奏可以超越民族意识的隔阂,唤起人类共同的美感,在很多时候旋律虽然会使我们感到陌生,但节奏却可以让我们立刻明白它表达的是抒情还是热烈的情绪等,因此舞蹈音乐中的节奏担负着向听众描述民族文化差异的重任。在整个舞剧中,音乐节奏一如花腰傣的民族性格表现出一种简朴、平稳的特性。开场舞中的《猫猫舞》片段,在一声老虎的呼啸声中开始,表现了花腰傣对老虎的原始图腾崇拜,整个片段中用鼓点、锣、镲

5、打出的节奏,并以这一简单的节奏型为基调,随着舞者动作不断重复,这一节奏在重复中又有所发展变化,以加强舞蹈动作的律动感。这样的节奏来源于平时花腰傣在祭祀活动中常用的节奏,仅仅做了极小的改动,整体节奏感觉朴实无华,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使人们自然而然的感受到花腰傣对信奉万物有灵的朴素的原始图腾崇拜。在展现花腰傣生活状态和谈情说爱的片段中,节奏进行舒缓而从容,在柔美的旋律中,节奏大多以较慢的进行为主,通过节奏平稳进行表现出花腰傣从容的生活状态,但为剧情发展的需要,在段落的结尾部分,往往又以欢快、跳跃的节奏结束。如《祝福》部分就以欢快热烈的节奏进行表现出花腰傣对美好生活向往的

6、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欢快的节奏进行体现了花腰傣民族性格中积极乐观的一面。三、舞蹈音乐音色中的民族性特征在现代舞蹈音乐创作中,电子合成音乐往往占据舞蹈音乐的主体部分,电子音乐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一般在整部作品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在强大的电子音乐主导下,只有恰到好处的把具有最浓厚地方民族特色的音色表现在其中,才能对舞蹈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的体现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1.人声自然、缠绵、婉转、柔和是花腰傣民歌演唱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花腰傣温柔、水一样民族性格的体现。在花腰傣的演唱发声中,无论男女都善于使用后鼻音归韵的演唱方法。在演唱过程中,乐句之间十分讲究押韵,乐段多为上下段结

7、构,音乐可多次反复,变化时加入滑音、颤音等,演唱的音域一般较窄,旋律线条平稳,速度也十分平稳、舒缓,旋律与歌词经常相对应为一字一音。每年农历正月十三的“赶花街”,是花腰傣在春天举行的一次比美赛装、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盛大活动。这一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盛装出行,傣家小卜少的穿戴更是如花似玉。小卜少们把斜挂腰间的精致秧箩,装满了糯米饭、干黄鳝和咸鸭蛋。花街上,如果姑娘小伙心有灵犀,便相约到槟榔树下共享爱情的美餐。在《多情的花街》男女对唱部分表现的正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面,男女在演唱时,都以一种轻柔、慢声细语的倾诉似的声调倾诉花腰傣男女一见倾心的情愫。这部分对唱中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