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发展史》ppt课件

《中医妇科发展史》ppt课件

ID:27101826

大小:911.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2-01

《中医妇科发展史》ppt课件_第1页
《中医妇科发展史》ppt课件_第2页
《中医妇科发展史》ppt课件_第3页
《中医妇科发展史》ppt课件_第4页
《中医妇科发展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发展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妇科发展史中医妇科学教研室一、中医妇科学的定义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二、中医妇科学的范围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妊娠临产产后乳疾癥瘕前阴诸疾杂病解剖上的特点:胞宫、胞脉、胞络、子门、产道、阴户等器官或组织。生理上特点:经、孕、产、乳。病理上特点:经、带、胎、产以及妇科杂病。三、中医妇科学的特点1.理论特色2.病种妇女特有3.内治突出“调”4.外治重视局部5.强调节欲以防病1.理论特色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在认识女性特殊的生殖生理、病理,治疗妇科特有的疾病形成了重视肾、肝、脾、天癸、气血、冲任、胞

2、宫、胞脉、胞络、及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中医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2.病种妇女特有经、带、胎、产、杂病。3.内治突出“调”《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妇科病多气血、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性疾病。通过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调治冲任督带、调养胞宫等,达到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4.外治重视局部生殖器官局部发生的疾病以局部治疗为主,外治发最早起源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5.强调节欲以防病生殖系统的疾病多与房事、房劳多产(反复流产)经、妊、产褥期房事不节或不禁均可引起疾病。中医妇科发展史分十个历史阶段进行阐述。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医妇科

3、萌芽时期,主要有关于难产、种子、胎教理论的记载。最早记载的剖腹产时间,相当于夏或夏以前——《史记·楚世家》记载其先祖:“陆终生子六人,坼(che)剖而产焉”。殷周时代的甲骨文记载的二十一种疾病中就有“疾育”的记载。最早记载的剖腹产时间,相当于夏或夏以前。殷周时代的甲骨文记载的二十一种疾病中就有“疾育”的记载。《诗经》载药50余种,其中有一些种要的妇产科用药。益母草、茜草、吐丝子、枸杞子等药。《山海经》载药120种,有“种子”及“避孕”药物。《易经·爻辞》中最早记载了不孕不育症。性与生育卫生受到重视《曲礼》“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明

4、确指出近亲结婚有害于后代的繁殖。最早的“母子医学”观点,有优生优育意义《列女传》“太任,王季娶以为妃``````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医妇科学形成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妇产科理论发展——难产、双胎、过期妊娠主要人物——扁鹊重要的著作——《内经》、《胎产书》3、这一时期主要医著有《内经》《内经》成书于战国时代,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为妇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妇女的解剖、月经生理、病因病机、诊断及妊娠诊断等基本理论。提出肾主生殖理论: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

5、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成为从古至今指导中医妇科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提出了女子从7岁到49岁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至今为妇科经典理论。记载第一个治疗血枯闭经,调经种子的四乌贼骨一藘芦丸。内经的二个第一:第一张治疗闭经的方子。第一次提出女子胞、胞脉、胞络。《内经》理论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这一时期是中医妇科学形成的奠基时期。三、秦汉时期已具中医妇科学雏形这一时期有最早的病案的记载医家重要的著作1、最早的妇产科病案记载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闭经与过期妊娠的病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

6、寒月事不下”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的病案华佗与麻沸散华佗是汉末三国时代的医家,是我国著名的外科医家,对妇产科也有精湛的诊疗技术,他发明了麻沸散与创伤药(神膏)《华佗传》记录了他诊治死胎和双胎的事例。(开腹手术及摘除死胎手术)《难经》*创立了左肾右命门学说,首论命门功能*系统论述了冲任督带脉的循行、功能和病证*肾与命门及冲任督带的理论成为妇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有88种为后世妇科用药的依据首见癥瘕、子宫之名这一时期较重要的医著——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妇人病脉证三篇: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妇人

7、杂病脉证并治是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开创了妇科辨证论治的先河。妇人杂病篇论述病因、征候、诊治原则和月经病、崩漏、经闭、带下病、热入血室、阴寒、阴疮、梅核气、脏躁、转胞、阴吹、癥瘕等病的证治、证候描述,方治俱全。外治法阴中冲洗和纳药法狼牙汤沥阴中蛇床子裹成锭剂纳阴中开创妇科冲洗和阴道纳药的先河。综上所述,在我国公元三世纪的汉代妇产科学已发展到了相当水平。由此也可以看出从《内经》以后妇科医论开始向专门学科分化和发展。四、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了较多的妇科专著,对月经病的研究更为深入。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学发展。主要著作和医家晋·王叔和

8、著《脉经》第九卷记载妇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