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

ID:27108541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_第1页
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_第2页
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_第3页
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_第4页
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重大决策,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将由需求侧管理为主转为供给侧管理为主。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供给侧要素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转变,导致供需错配,有效供给不足。因此,必须从供给侧环境、供给结构、供给能力等方面入手,提高有效供给水平。中国2/vie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供需失衡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讲话,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时之间,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是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转型提出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逻辑  1.萨伊定律。1803年,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萨伊出版了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需求”。萨伊主张打破垄断、减少干预、减少税收,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供求平衡,强调市场的绝对主体地位。这一理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占据着欧美经济学的主导地位。  2.供给经济学与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先后出现了“滞涨”现象,凯恩斯经济学受到质疑和挑战,以蒙代尔、拉弗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和供给经济学应运而生。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供给侧,市场会自动调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通过减税刺激投资,激励生产者增加供给。这一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分别被美国的里根总统和英国的撒切尔夫人采用,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3.中国新供给经济学。2013年贾康、徐林等发表了《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标志着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到来。新供给经济学立足于发挥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认为有效供给比

4、有效需求更能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其政策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八双”、“五并重”。  (二)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的关系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是宏观调控的两个方面,二者并不矛盾,而且两手都要抓,但主次要分明。需求管理适应于短期,可用于一个经济周期内的调整和相机抉择,而供给管理适应于长期,主要关注结构性变革;需求管理主要将“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供给管理主要将“劳动力、资本、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创新、制度”五大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供给管理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制度变革,通过减少政

5、府管制、减税、降低福利、国企改革等培育和释放社会自身的活力。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与西方供给学派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不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重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在强调供给管理的同时也重视需求管理。另外,我们的供给侧改革强调的是结构性改革,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生产要素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等。主要是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新一轮改革,通过创新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引导需求结构调整和升级,使资源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使经济增长提质增效。  二、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供给约束”与“供给抑制”  (一)

6、供给侧要素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  短期的经济增长可以靠刺激需求来获得,长期的经济增长则必须依靠要素的投入数量、质量及效率,但是,我国的供给侧要素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201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自改革开放之后首次开始下降,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人口红利正在不断消失;能够转化为工业用地的土地数量越来越少,再加上大量农村土地在转化为城镇用地的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均衡,引发了诸多社会冲突与群体性事件;金融市场还不完善,主板市场占比过大,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严重不足,大型国有银行太多,民营的中小型金融机

7、构太少;由于理念落后、创新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滞后等诸多原因,创新驱动之路还很艰难;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未理顺,土地、金融、国企、收入分配等关键领域的改革都推进得非常缓慢。  (二)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有效供给不足  从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一系列更加尖锐的矛盾与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速度问题,深层原因却是结构问题。在以水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以光伏、太阳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均出现严重过剩的同时,以教育、医疗、环保、养老为代表的高端第三产业供给�s依然不足,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高能耗

8、,低效益,无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三、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制度变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