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时期的编辑出

宋辽金元时期的编辑出

ID:27111044

大小:1.40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2-01

宋辽金元时期的编辑出_第1页
宋辽金元时期的编辑出_第2页
宋辽金元时期的编辑出_第3页
宋辽金元时期的编辑出_第4页
宋辽金元时期的编辑出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辽金元时期的编辑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宋辽金元时期的编辑出版第一节宋代文化政策第二节宋代图书编纂机构和编纂活动第三节宋代的图书出版事业第四节宋代图书形制及印刷技术第五节宋代的图书发行行业第六节辽金元的图书事业第一节宋代统治者的文化政策(一)注意笼络和利用知识分子(二)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三)活跃学术(四)重视出版并严格管制 宋代对图书生产流通的管理 政府禁令 宋朝几乎每一个皇帝都颁发过“禁止擅镌”的诏令,各级政府还设立了图书审查机构,选官详定,颁有书籍审查程序雕刊管理办法,以及对违禁者的处罚条例等。禁印的内容及其原因(1)禁

2、印“边机文字”、“刑统律”、“敕文”、“会要”、“实录”、“奏议”、“策论”等,为对外防范契丹、西夏、金、元等,国防保密;(2)禁印天文图谶、兵谋攻术、非入佛道藏的宗教书,为维护统治,防止人民反抗;(3)禁印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人文集,为排除政敌,党同伐异;(4)禁印诸子百家,因其违背儒家经义;禁印程文短昝,因其有害经术。管制的结果大都流为一纸空文,管不住的原因多方面:(1)宋代时局多变,管制时紧时松;(2)虽有禁令,中央鞭长莫及,地方政府没有认真执行;(3)无法禁绝广大民众的文化需要和业已普及的印

3、刷术。第二节宋代的图书编纂机构和编纂活动(一)图书编纂机构1.崇文院及三馆2.秘书监及著作局、太史院、会要所(二)北宋政府的校书编目活动1.校勘四部典籍2.校雠日课与条例3.整理编目(三)图书编纂的重要成果1.宋初四部大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第三节宋代的图书出版事业(一)三大刻书系统1.官刻(1)历代官府刻书及其特点官刻,也称政府刻书,是指中央国家机构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基本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2)历代中央官刻机构宋

4、代,以国子监为主,还有中央直属殿、院、监、司、局等各级机构元代中央秘书监的兴文署、艺文监的广成局、太史院的印历局、太医院的广惠局或医学提举司。明代与国子监(分南北两监)并驾的有内府司礼监。司礼监专门刻书机构,即经厂。清代官刻更加集中在中央内府,武英殿刻书处,康、雍、乾三朝,武英殿刻书达到极盛。(3)中央政府刻书的特点及地位1)政府重视,皇帝参与,把出版作为教化及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2)宗旨明确,内容集中,多为经史御纂之书。3)人才荟萃,管理严格,刊本质量有保证。4)财力雄厚,不惜工本,纸墨装帧属上乘。

5、5)地位显赫,作用突出,示范带动全国出版业。(4)地方政府刻书机构中央派出机关转运使、安抚使、茶盐使、提刑使、漕司、公使库等地方官学军、州、府、郡、县学2.私刻(1)所谓私刻,又称家刻,是指私人出资刊刻图书。私刻本往往以“某堂”、“某斋”、“某宅”、“某府”、“某家塾”等字样为标记。家塾本也属于私刻之一种,而且是私刻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版本。(2)私家刻书的特点私家刻本在总体上优于其他版本的原因可以从刻书程序上来分析:第一步,选择优秀底本。这是保证刻书质量的先决条件。第二步,精审校勘。这是保证刻书质量的

6、关键。第三步,请名家手写上版。第四步,请名工巧匠刻版印书。(3)私家刻书的历史贡献a.着力搜求辑佚古代典籍b.有条件改进提高刻印技术c.治书之学成果丰硕3.坊刻(1)书坊,古代又称书肆、书林、书铺、书堂、书棚、经籍铺等。(2)其前身是在街头闹市以图书作为商品交换的坐贾书摊和沿街叫卖而为市井服务的书贩;其主体是有固定作坊和刻工,以刻书、卖书为业的家庭手工业者;其业务范围远比今日的书店宽泛。(3)民间坊刻的经营特点a.编、刻、印、售合一,经营自主灵活b.广泛联系,行销各地c.扩大稿源,不顾版权d.广告书目

7、,注意宣传e.旨在牟利,不择手段(4)坊刻的内容a.平民日常阅读的农桑、医算、类书、便览;b.私塾学童的启蒙读物;c.文人科考用的字书、小学、经史文集;d.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e.冒险刻禁书。(5)坊刻的局限性a.参差不齐,不少书籍已不只是“通俗”,而是流于“庸俗”,格调低下。b.文字校勘水平较低,伪误讹漏较多,甚至有意改窜文字,删节内容,割裂卷篇。c.刻印技术不精,纸墨粗劣,字迹模糊,使人无法卒读。d.有意作伪,以假乱真。(6)对坊刻的评价从文化传播角度看,有利于书籍的销售与流通。刻书世家建安余氏

8、临安陈氏其次繁荣了当时的文艺创作,活跃了书籍贸易,推动了造纸、制墨等有关手工业的发展;小说家刻书家余象斗对后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与重大的意义。元虞氏刻《平话五种》(二)寺院和书院刻书(三)蜀浙闽三大刻书中心三大中心:蜀浙闽建阳书坊镇及“麻沙本”也有的质量不高。第四节宋代图书形制及印刷技术(一)早期册页制印本特征及装订形式(二)宋版书的特征1.字体2.墨色刀法3.用纸4.版式5.避讳(三)宋版书多善本的原因多善本“三校上版”纸墨精良佞宋情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