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研究

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研究

ID:2711968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研究_第1页
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研究_第2页
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研究_第3页
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研究_第4页
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研究摘要:近年来,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手机、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传播各种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人与人之间加强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新媒体时代,税务部门如何加强涉税舆情管理、提高舆情应对能力,是摆在税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中国7/vie  关键词:新媒体;涉税;网络舆情;舆情管理  近年�恚�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手

2、机、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传播各种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人与人之间加强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税收问题的关注度逐步“升温”,纳税人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为纳税人维权、监督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作为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税务部门如何加强涉税舆情管理、提高舆情应对能力,是摆在税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一、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

3、的发展现状概述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规模和现状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5.1%,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1]。  (二)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发展特点  涉税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事件之内,在互联网

4、上形成的针对税务部门特定事件的整体性、倾向性意见和观点集合,是新形势下社会监督的新形态和新体现[2]。涉税网络舆情所反映的事件,有正面也有负面,以负面居多,。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一是传播媒介多元化。Web2.0以后,QQ空间、BBS/论坛、人人网、朋友网等社交网站相继兴起,个人博客、播客、微博客出现之后,网络媒体全面进入自媒体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微博、微信的异军突起,为每个人随时随地发布实时信息、接收信息提供

5、了传播途径。但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加之舆论把关制度的漏洞,极易滋生虚假信息,甚至引发“蝴蝶效应”。  二是参与主体的社会化。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自由行、开放性、交互性、隐匿性为网民个体畅所欲言提供了一个信息空间。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3],每个网民,不分阶级、阶层,只要你有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接触网络,这就为更多独立个体接触网络提供了便利,网络参与主体越来越呈现出社会化的特征。截至到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为1.91亿,占比26.9%,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1.7%。

6、  三是联动效应明显。税收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阶层,因此一旦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遭到忽视或损害时,就会可能借助媒体来表达和反映,一旦传统媒体对“议题”感兴趣,关注或回应网络舆论,网民就会迅速跟帖,发表评论,各方言论铺天盖地,形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由于公众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差异,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也千差万别,众说纷纭。  四是“意见领袖”对网民的价值判断影响越来越大。在涉税网络舆情发生的过程中,意见领袖通过发布、回复、转载等行为,一方面扩大了事件信息的传播力度,使部分网

7、民对事件的印象加深,另一方面通过对事件信息的进一步解释,使得网民对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加大网民意见表达的可能性。在形成一定规模的意见讨论场时,意见领袖就可能主导受众的情绪、态度,进而引导涉税网络舆情走向,或是转移网络舆情争论点,亦或是减缓、淡化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趋势[4]。  二、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为管理者主体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与“网”俱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预防意识不强。对涉税网络舆情的影响力缺乏足够的认识,欠缺新媒体时代政治敏

8、锐性,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从思想上没有把涉税网络舆情当做是稳定工作的大局来抓,忽略对了对可能引发舆情的问题的管理,不会甚至不屑于使用网络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更不会主动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来化解危机,一旦遇到重大涉税网络舆情,就遮遮掩掩,丧失了涉税网络舆情管理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管理手段陈旧。信息公开不及时,在涉税网络舆情的处理上总是采取封、删、堵的简单暴力方式而不是正常的舆情引导,错失了涉税网络舆情处理的最佳时机,使小事变大。  (二)危机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