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

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

ID:27129592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1页
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2页
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3页
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4页
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新生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是高校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给新生的大学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生大学生在生活上心态失衡、学习上被动和社会实践上的无计划性等适应性问题,并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方面分析了适应性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即通过大学教育教学让学生尽早具备主动感、目标感以及规划感。中国7/vie  关键词: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1009-5349(2016)13-0146-01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

2、说,能否尽快适应大学新环境,新生活对于他们今后几年的大学生涯能否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具体的教书育人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新生大学生在这个关键的适应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大学生活的顺利进行。因此,发现新生大学生存在的适应性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好适应性问题,应该成为大学教书育人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工作。  一、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及表现  通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进入到梦寐以求的象牙塔,莘莘学子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开始了大学生活。然而,生活上、学习上以及社会实践上与中学阶段的巨大变化使他们措手不及,失落感、被动感、空虚感一一

3、袭来,还没来得及享受大学生活的美好,便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当中,而这些正是我们要引起重视的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  (1)生活方面。一部分新生大学生将中学阶段的“光环”带到了大学,因此感受到强烈的失落感;另一部分同学则是将过去的“包袱”带到了大学,感受到强烈的自卑感。心态上的失衡使新生大学生陷入了巨大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当中,因此表现出在人际交往和生活中的种种不适应,甚至不知道以怎样合适的方式去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和相处,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对新生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会出现严重的负面影响。  (2)学习方面。很多新生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巨大的被动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时候往

4、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学什么、想学什么、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  (3)社会实践上。无计划性是新生大学生常常表现出来的适应性问题。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是必需也是非常必要的锻炼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很多新生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工作是无计划性甚至是盲目的,不仅没有达到锻炼自身能力的目的,反而身心俱疲,也因此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学习,得不��失。  二、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生大学生出现上述种种适应性问题应该说有深层次的原因在其中,主要来自学生自身和中学阶段两个方面。  (1)自身原因。进入大学学习实际上是每一个新生大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自主安排自己的

5、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此之前,家长、初高中老师会帮自己把一切安排妥当,学生只需要认真执行便可。所以,当把这种自主权第一次交到自己手里的时候往往会不适应甚至不知所措,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  (2)中学阶段原因。一方面,学生在中学阶段是在老师事无巨细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而很少能够自己掌握自身学习,因此在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后,会带着中学阶段的“惯性”进行学习,以至于很多新生大学生认为大学就像在大一点的学校里面继续读高中。然而,大学阶段的学习和中学阶段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很多高中老师常常会用一

6、句话鼓励学生努力为高考准备,即:“同学们加油,考过高考,进入大学就好了!”很多学生也带着这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随心所欲地学习和生活,浪费了大量宝贵时光,殊不知大学阶段是学生踏入社会之前最后为自己做最充足努力和准备的重要阶段。  三、新生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  大学教师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新生大学生尽早树立起主动感、目标感以及规划感。  (1)主动感。作为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积极树立起“归零心态”,让学生放下过去的“光环”和“包袱”,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和同学。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极树立起“成人心态”,尽早懂得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

7、掌控自己的学习生活。  (2)目标感。有了目标感即有了方向感,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是没有目标的,因此,便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更谈不上为踏入社会做最充足的准备了。所以,作为大学教师,我们要及时培养新生大学生尽早具备目标感。当学生不知道想做什么的时候,那就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并积极在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找到目标。  (3)规划感。有了目标只是第一步,要想大学生活过得踏实和充实,规划感是必须具备的。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帮助新生大学生积极树立目标。同时,新生大学生应懂得根据目标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