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

ID:27140497

大小:78.9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1

在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在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在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在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在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工业经济暨科技人才大会。这次会议是全区年度全面部署会议的最后一个会,是“压轴戏”。主要目的是树立一个鲜明的导向:工业是海陵的“第一方略”,创新是海陵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海陵的“第一资源”,必须打响工业发展的当头炮,奏响科技创新的新乐章,吹响高端人才的集结号。去年,市委蓝绍敏书记在海陵调研时明确提出,海陵要“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奋力争当全市转型升级先行区”。我感到,“重振雄风、再创辉煌”,首先要重振工业经济的雄风,再创工业经济的辉煌,正是海陵老工业的辉煌史造就了泰州的城建史,正是海陵老一辈企业家的

2、奋斗史书写了泰州这座城市的创业史。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如今的海陵工业已经站到了“二次创业”的重要关口,“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全社会期待海陵新一轮的实业精神、新一轮的上下求索、新一轮砥砺奋进的“振臂一呼”。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发展之势,面对着风起云涌的改革之潮,面对着中心城区工业发展的转型之痛,海陵的工业路在何方,海陵的企业如何发展,海陵的园区怎么壮大,这一个个问题是我们每一个对海陵有感情,每一个对工业有热情的人都必须直面回答的问题,都必须痛定思痛的问题。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就自己思考的十个问题,和大家共同探

3、讨,希望能激发大家的思维,更好地认识我们工业发展的不足,为海陵工业的快发展理清方向,摒弃争议,形成合我的第一个问是:海陵工业发展质态究竟怎么样,如何评价?之所以提这个问题,就是要让我们冷静思考、客观分析海陵工业发展的现状,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乐观。不妄自菲薄,就是看到海陵工业在过去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总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去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1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429.5亿元,同比增长2.2%;亏损企业个数由28家减少至12家;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5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客观讲,海陵工业整个质态是

4、向好的,成绩来之不易。不盲目乐观,就是要看到问题、看到症结。问题不可怕,就怕看不到问题,那就麻木了。一看经济指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工业开票销售、工业用电量以及工业设备投入申报抵扣等一系列指标,海陵全部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最少的低4个百分点,最多的低10个百分点,差距比较明显。二看重点企业运营效益。去年,我区9家重点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452亿元,同比增长2.6%,低于全区平均增幅近6个百分点。今年的开局也是喜忧参半,中海沥青、陵光集团分别因为产品价格下跌和部分产能转移,销售、产值大幅下降,直接影响海陵全年税收。三看工业发展后劲。目前我

5、区工业大项目、好项目偏少,与周边市区相比,无论是在建项目还是储备项目的数量体量,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工业总投资额全市最低。指标的差距就是质态的差距,投资的差距就是后劲的差距。面对这些差距,我们决不能盲目回避,更不能灰心丧气,必须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卧薪尝胆的志气,正视差距、奋力赶超,全面打赢新一轮海陵工业发展的攻坚战。我的第二问是:海陵要不要主攻工业经济,如何主攻?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仍然有一些同志对海陵发展工业存在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海陵是中心城区,工业重要性大大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应当让位于服务业。二是认为海陵资源有限,发展工业受到制约,加之工

6、业投入成本高、产出周期长、利润空间有限,短期难以出成绩,更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我们有些同志政绩观出了问题,不想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最希望是我任内定的,我任内就要看到成效。我们现在的基础都是一任接一任的领导,一任接一任的企业,帮我们奠定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今后的发展、为城市的长期繁荣,做出我们这一任、这一届应有的贡献,不能总是在前人栽的树下乘凉,不去为后人做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发展工业就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三是片面地把工业和污染划了等号,认为工业就是污染的罪魁祸首。这些误区来自于对宏观形势的错误判断和对海陵发展阶段的片面认识。一方面,当

7、前欧美发迖国家都在纷纷回归实体经济,美国也在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看待海陵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必须把区情实际琢磨透,把产业规律研究好。从发展的阶段和规律看,我区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工业经济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从税收贡献看,工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45%左右,工业税收的优势就是稳定,没有大起大落,可持续性较强,工业的支撑作用短时期难以替代;从制造业与服务业、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看,只有发展制造业,才有就业人员,才有消费人口,才能聚拢人气。有了人气,才有产业,才有税收。因此,我们要始终把工业立区、工业强区作为“第一方略”,坚决摒弃“去工业化”的狭

8、隘思想,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