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距离测量》ppt课件

《工程距离测量》ppt课件

ID:27141132

大小:9.48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2-01

《工程距离测量》ppt课件_第1页
《工程距离测量》ppt课件_第2页
《工程距离测量》ppt课件_第3页
《工程距离测量》ppt课件_第4页
《工程距离测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距离测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距离测量一、视距测量二、钢尺量距三、光电测距及全站仪概述距离是指地面上两点之间的直线长度,距离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水平面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水平距离(简称平距),不同高度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斜距斜距加上倾斜改正后,才能转化为平距。坐标的计算、施工放样等通常用到的距离(如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水平距离。在地形测量中,因距离不太长,在距离测量中可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是推算点坐标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中施工放样、设备安装的重要元素,因而距离测量也是最常见的测量工作。长度的定义距离是用长度单位表示的,国际上通用的长度

2、单位是“米”制。最新定义“米”的长度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时间间隔内运行的长度”。我国目前采用的就是国际单位制“米”。距离测量的方法确定直线长度的工作称为距离测量。按使用的仪器和工具的不同,距离测量分为距离丈量、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等形式。距离丈量主要用钢尺沿地面直接丈量两地面点间的距离;视距测量是用装有视距装置的测量仪器和视准尺,按三角原理测算出仪器至标尺的距离;电磁波测距是利用仪器发出的电磁波在被测两点的往返传播时间,求得两点距离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是用卫星在空中的运行不断向地球

3、表面发射的信号,由地面接受站通过接受,从而解算出两点间的基线长度。几种测距方法的比较钢尺量距工具简单,经济实惠,但工作量大,受地形条件限制,适用于平坦地区;视距测量工作轻便、灵活,但精度低,适于200米以内的碎部测量;电磁波测距、GPS测量精度高,成本高,但测程远,适于地形条件复杂、距离远的高精度测量。视距测量一、视距测量视距测量——利用测量望远镜的视距丝,间接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优点:测量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不足:精度低,距离相对误差一般约为1/300,高差一般为分米级。用途:主要用于地形图测绘(地形点的距离与高差)。(一)视线水平时十字

4、丝板上有两根视距丝,它们在物镜光心处的张角φ基本是不变的。两根视距丝在物方向的间距与距离成正比一般制作仪器时令一.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读数要求:上下丝读数a、b读至毫米,中丝读至厘米,仪器高i量至厘米。1.视距公式:2.高差公式:二.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公式二.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公式1.视距公式:2.高差公式:高差主值AB高差n’为水准尺与视线垂直时的尺间隔三.视距测量观测和计算观测:在测站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量仪器高;在测点竖水准尺,瞄准(要求三丝都能读数)。读数:每个测点读四个读数上丝读数a读至毫米下丝读数b读至毫米中丝读数读至厘米竖

5、盘读数L读至分三.视距测量观测和计算视距测量通常只测盘左(或盘右),测量前要对竖盘指标差进行检验与校正。视距测量表视距测量表计算公式卷尺量距概述二、钢尺量距精密量距方法量距相对精度:110000140000主要用途:砼、钢结构等较精密工程的放样等。一般量距方法量距相对精度:1200015000主要用途:图根导线边长丈量、一般工程的距离放样。1.一般方法量距钢尺量距的作业要求1.一般方法量距:直目估定线,保证量距时沿直线方向进行平地面平整,钢尺水平准每尺段端点标志精确AB测钎SAB=n+为整尺段长为余长直线定

6、向1、两点间定线2、过山头定线3、延长直线AC1BC2C2.精密方法量距2.精密方法量距:尺长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4-1-8)(4-1-9)(4-1-4)精密量距时采取的措施:1.用检定过的钢尺;2.经纬仪定线;3.钉尺段桩,逐段量测;4.对钢尺施加固定拉力;5.对量距结果加三项改正数:尺长鉴定钢尺长度方程式钢尺量距例题例:某钢尺在平坦地区,采用直线精密量距法往返丈量AB边长(整尺法),结果为,返测,丈量时往测温度,,已知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求直线AB的水平距离及边长相对中误差?解题过程(1)往测时,设其真实长度为,由尺长方程式可知尺长改正

7、数,则: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则,AB的往测距离为由于在水平距离丈量,不需加入倾斜改正,仅需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解题过程(2)返测时,设其真实长度为,由尺长方程式可知尺长改正数,则: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则,AB的往测距离为解题结果(3)直线AB的水平距离及边长相对误差计算:水平距离边长相对误差距离测量的误差来源尺长误差系统温度的影响部分系统,部分偶然倾斜的影响系统拉力不准引起的误差部分系统,部分偶然尺子垂曲与反曲引起的误差系统定线误差系统读数误差偶然三、光电测距及全站仪1941年瑞典物理学家Bergstrand在研究光速时开发了高精度测量t的技术

8、1948年瑞典AGA厂推出了第一台光波测距仪随着需求的增长和光学、微电子学的发展使电磁波测距的技术迅速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测量学的发展尽管GPS应用很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