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课后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ID:27148786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课后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课后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课后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后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后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IX大柳乡初级中学44250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可以说实验是物理学扎根的土壤。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小实验。对于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众所周知,这里就不再叙述。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课后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帮助学牛.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

2、规律的性质、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等。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个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讲到摩擦力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我安排学生做了“筷子提米”的小实验。所用器材简单,很容易寻找,一个杯子和筷子及一些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对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等作用。小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非常有效的,它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学生通过经历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

3、等过程,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做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做到事半功倍。二、通过小实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训练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是学生较薄弱环节,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克服的难点。小实验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实验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来完成。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吋,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

4、部分吋,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吋,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吋灯泡熄火,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得到巩固,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展。奋效地发挥了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三、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在反馈环节中査缺补漏反馈矫正在教学中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在教学中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尽快纠正偏差,才能做到讲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的“生活概念”的干扰,受到前面所学知识中的“负积累”及知识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障碍,可能会形成不正确的认识,怎么知道学生认知的缺陷呢?此时可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抓住反馈及吋矫正。例如,为了检验学生对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的理解,我便让一个冋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是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用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白糖奋什么变化?冋吋思考试管里奋几种物质?实验二是把一勺石蜡放入空试管中,用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石蜡有什么变化?冋吋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引导学

6、生用熔化和溶解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哪种属于溶解?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从中发现问题,抓住吋机及吋弥补不足。可见,借助小实验可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四、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触类旁通借助小实验可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延伸迁移、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如在学习重心位置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吋,我拿出一段铁丝问:“铁丝的重心在哪儿?”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我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问“圆环的重心在哪儿?”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引导学生用悬挂法去测

7、出圆环的重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接着可顺势引导学生讨论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等技巧的道理。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调节教学更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