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ID:27153026

大小:72.1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1

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_第4页
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作者:赵精兵同勤学王景红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它关系到广大高职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及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现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须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构建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己达到90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解决好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高

2、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传统培养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就业导向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1。就业导向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联合国论析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作者:赵精兵同勤学王景红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它关系到广大高职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及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现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

3、就业。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须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构建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己达到90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解决好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传统培养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就业导向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1。就业导向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建议》

4、中明确提出,职业技术教育所指的教育过程除涉及普通教育之外,还涵盖涉及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学习,涉及获得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对一个国家来讲,如果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口占一定比重,必将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消除贫困。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提供的数据表明: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日本为年,我国为年,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曰本达到%,我国只有%;我国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高级工占%,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因此,我们必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5、,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以就业为导向。2.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与发展思路,可以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成长周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尽快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社会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力量源泉。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XX年大学生就业率达90%以上的153所高等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如果学校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培养方案,毕业生就受欢迎,学校发展就快;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加上爱岗

6、敬业的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方向,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希望之路。3.以就业为导向是多数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就业乃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是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需要,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愿望的需要。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家庭收人多数处于中低收人水平,这些家庭更关心子女通过高等教育后能否明

7、显提升就业竞争力,在社会中找到适合的位置,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这是学生及家长最根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据统计,XX年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67%,XX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72%,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也就是说离校后落实不了工作单位的人数仍有近76万人。有关专家估计XX年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将达到70%,并且认为这是一个积极和稳妥的就业目标,这将意味着今年仍有100多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就业导向代表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愿望。4.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制度的改革。川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毕业生能否

8、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所学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就业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