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的应用指引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的应用指引

ID:27154391

大小:15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1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的应用指引_第1页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的应用指引_第2页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的应用指引_第3页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的应用指引_第4页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的应用指引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的应用指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教育部2018年4月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目录前言11.总则21.1网络学习空间内涵21.2空间建设与应用目标21.3空间建设与应用原则31.4空间建设与应用流程32.网络学习空间的构成53.个人与机构空间63.1个人空间基本功能63.2教师角色功能63.3学生角色功能73.4家长角色功能73.5管理者角色功能83.6机构空间基本功能84.公共应用服务104.1资源共享服务104.2教学支持服务104.3学习交互服务114.4决策评估服务115.数据分析服务136.空间安全保障14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前言“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三通两平台”

2、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为贯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精神,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与应用模式,拓展信息时代教学、管理与服务方式”的要求,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入发展,规范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创新教育服务模式与管理体制机制,特制订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本指南分为六个部分:总则、网络

3、学习空间的构成、个人与机构空间、公共应用服务、数据分析服务和空间安全保障。第一部分:总则。规定了网络学习空间的内涵、建设与应用目标、原则和基本流程。第二部分:网络学习空间的构成。规定了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框架,包括个人空间、机构空间和集成的公共应用服务和数据分析服务等。第三部分:个人与机构空间。规定了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等个人空间的功能要求,班级、学校和区域等机构空间的功能要求。第四部分:公共应用服务。规定了资源共享服务、教学支持服务、学习交互服务和决策评估服务等公共应用服务的功能要求。第五部分:数据分析服务。规定了数据分析服务的功能要求。第六部分:空间安全保障。规定了空间建设与

4、应用中的技术、信息、数据、内容安全等要求。精彩文档14实用标准文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1.总则1.1网络学习空间内涵本文件所指网络学习空间(以下简称“空间”)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认定的,融资源、服务、数据为一体,支持共享、交互、创新的实名制网络学习场所。其内涵为:(1)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根本目标是引领教育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教育体制机制变革,推动教育信息化升级转型,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2)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基本任务是提供教育应用服务,引入行业、机构等社会资源,支持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空间建设与应用的重要内容是聚合学习过程和教育管理数据,开

5、展学情分析和学习诊断,精准评估教学效果,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支持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4)空间的核心属性是共享、交互、共创,基本特征是个性化、开放性、联通性和适应性。(5)空间的基本构成包括个人空间、机构空间、集成的公共应用服务和数据分析服务等。(6)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基础是无障碍获取空间服务的网络和终端接入条件。1.2空间建设与应用目标重构学习环境。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教与学需求,推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合,实现有效支持个性化、适应性学习的智能化学习支持环境。优化资源供给。通过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

6、台、企业与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智力资源等方式,汇聚适应区域教育发展需求的优质资源,缩短资源生成、进化周期,支持个性化资源推送,实现精准服务,创新资源供给模式。变革教学模式。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精彩文档14实用标准文案教育教学流程,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支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转变。重塑评价方式。跟踪监测教与学全过程,由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扩展到综合性、过程性的多维度评价,实现基于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从注重评价的筛选功能扩展到注重评价的诊断、激励与预测功能。创新服务模式。从面向群体共性需求

7、的规模化、无差别供给,转变为面向个体定制需求的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适应性供给,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渠道、手段和内容,形成多元教育服务并存的良性供给模式。提升治理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教育管理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建立智力资源共享、社会资源准入的监管评价机制,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体制机制改革,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1.3空间建设与应用原则需求导向,统筹规划。面向教育整体发展战略与需求,明确空间建设与应用的目标和任务,在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