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ID:27157936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1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2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广东省五华县兴林学校514400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的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步骤: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来实施,并由浅入深,逐步深入。一、创设情境,欣赏、感受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1.通过教师的朗读,优美的语言教学,让学生感悟美。朗读在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渗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尤其是教师的范读,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真情的感染,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绘

2、声绘色的描摹渲染,以此悦耳。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是这样使学生悦耳悦目的。这是篇诗情浓郁、结构精巧的散文。教学时怎样把学生导入作品的意境并体会作品情感呢?我釆用了三者结合和三个调动的方法,三者结合就是把文章和诗、画结合起来教学;三个调动就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器官,并配乐朗诵,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文章着重描写了月下荷塘幽静素淡的美。2.釆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美的情境,给予学生美的体验。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录音、投影、挂图、幻灯、电视录像等等。不管在教学中运用哪一种手段进行审美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形象感,创设一个美的情境,在这个情

3、境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美,体验到美。3.品味文学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课木中的环境描写表现出来的形象美,更是比比皆是。文学形象的内在美不仅表现于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于自然现象。大自然中H月星辰、山水草木、风云雷电,经过艺术加工,同样成为一种文学形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细细分析这些景象,对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牛.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具有美学的教育意义。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的山水游记。作者用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巫峡“像江上一条迂冋曲折的画廊”,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的形象语言,再现了三峡“雄

4、伟而瑰丽”的景象,教师应该使学生掌握表现艺术技巧的同时,领会祖国山川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审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人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循境入文,鉴赏、感悟美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学生在阅读这些优美深刻的文章后都会被文中塑造的伟大形象和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景色所吸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把学生引入如诗如画的美境中,创建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融洽和谐、新颖与自

5、由的创造性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1.体会写景文章的境界美。写景文章的美是最易显形的,往往意境优美,诗情浓郁。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授课一开始就展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挂图、幻灯、录像,让学生入课就感受到那份美的意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体会写人文章的人物性格,感悟人格美。教材中所列人物一般都具有正面教育意义,或勤奋、或乐于助人、或勤劳、或机智、或勇敢……要引导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领悟道德的意蕴,就应以美入手,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文章所写的这个人人格的高尚以及值得我们如何向他(她)学

6、习。比如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是《水浒传》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学生怎样才能真正体会鲁智深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美感呢?只有在了解了鲁智深所处的那个吋代的特征后,才能对他作出正面的评价。鲁智深性格粗蛮,但他豪爽仗义;他好洒贪杯,但他决不胡作非为;他武功高强,力大无比,但从来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后,他杀了镇关西,被迫上了梁山,这都是当吋黑暗的统治和腐败的官场所致这一点是学生必须体会到的。1.体会哲理之美,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一段描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7、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浄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根据同学们平时的观察积累,通过想象,把这些描写构成一个具体而完整的画面,大家会感到那是多么的美;再引导冋学从此联想到社会上具有像莲花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的人,使学生又产生另一种情趣,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这是美感的加深,既有形象美,又有哲理的美、语言的美。三、诱发审美的情感,充分发挥想象,学会创造和表现美“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是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段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位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想象是美的再创造,没冇想象,就没冇美的发

8、现、美的欣赏、美的创作。例如在杜甫《望岳》中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鉴赏,学生可能未必都到过泰山顶上观光,然而人人不乏登高望远、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